城子崖城址

30年代初,山東古蹟研究會發掘城子崖遺址時曾發現城址,並推論為龍山文化的城址。 30年代推定的龍山文化城址實為岳石文化城址。 岳石文化(山東地區夏代文化)城址,平面與龍山文化城址基本一致。

為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周代城址。位於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30年代初,山東古蹟研究會發掘城子崖遺址時曾發現城址,並推論為龍山文化的城址。幾十年來,學術界對此持懷疑態度。1977年,河南登封王城崗發現龍山文化城址,接著在河南淮陽平糧台及山東壽光邊線王相繼發現龍山文化城址。人們開始重新審視30年代城子崖遺址發掘者的結論。1989~1991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勘探和試掘,獲得重大突破。發掘者認為,遺址上共有三座城址,分別與三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層共存,分屬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周代。30年代推定的龍山文化城址實為岳石文化城址。
龍山文化城址平面近方形,東西南三面城垣較完整,北面城垣彎曲並向北外凸。城垣拐角呈弧形。城內東西寬約430米,南北長約530米,面積約20萬平方米。殘存的城牆深埋於地表以下2.5~5米,殘厚8~13米。城牆大部分挖有基槽, 有的部位在溝濠淤土夯築起牆。城牆夯土結構有兩種:一種用石塊夯築,一種用單棍夯築。城垣有的部位因晚期取土築城局部被破壞,四面牆基完整的保存於地下。這是中國迄今發現的龍山文化時期最大的城址,面積是邊線王城址的3~4倍,平糧台城址的20倍。發掘者據城內深厚的文化堆積,豐富的遺蹟疊壓和打破關係,以及出土的精美陶器和石器等分析,認為城子崖龍山文化城是中國文明時代初期的一座重要城市,是中國東方某一方國的中心。
岳石文化(山東地區夏代文化)城址,平面與龍山文化城址基本一致。城內面積約17萬平方米,東西南三面城垣都在龍山文化城垣以內夯築,北面則築在龍山文化城牆之上。城垣夯築規整,厚8~12米,夯土堅硬,採用成束棍夯築, 夯窩密集清晰,使用夾板擋土的技術已與商周時期無大區別。
周代城垣築在岳石文化城垣的內側,疊壓其上,已殘存無幾。
城子崖龍山文化城址的發現,表明當時這一地區的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居全國領先地位,是中國早期文明的中心之一。夏代城址的發現則填補了中國早期城市發展關鍵環節的空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