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埋葬蟲在食動物屍體的時候,總是不停地挖掘屍體下面的土地,最後會自然而然地把屍體埋葬在地下,它們也因此而得名 。
外形特徵
埋葬蟲的體長從很小到3.5厘米都有,平均體長大約是1.2厘米。它們的外表有的呈黑色,有的呈五光六色,明亮的橙色、黃色、紅色都有,鞘翅基部和端部有黃色波狀帶兩條,身體扁平而柔軟,適合於在動物的屍體下面爬行。 埋葬蟲的外觀變化很大,體型有的呈圓筒狀,有的則較平扁。比較容易辨識的特徵是:大部分的埋葬蟲翅鞘較短,腹部末端常顯露在外;此外,棍棒狀的觸角末端特別膨大,則是它另一個小特色。
食性特徵
絕大部分埋葬蟲食動物死亡和腐爛的屍體,把它們轉化成在生態系統中更容易進行循環的物質,像是自然界裡的清道夫,起著淨化自然環境的作用 。它們有些住在像蜜蜂的蜂房巢穴里;有些,特別是那些種類則住在洞穴里,食蝙蝠的糞便 。
繁殖方式
它們的卵下在動物的屍體上,幼蟲孵化出來以後,頭二三天靠父母掃芻出來的褐色液體養活 。
種群現狀
據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調查,美國的埋葬蟲數量在急劇減少,他們已經把它列入瀕危動物的名單,並且正在採取措施,使它們的數量不斷增加,免於絕種 。
生活習性
埋葬蟲是標準的腐食性昆蟲,成蟲或幼蟲均以動物的死屍為食,連野外的垃圾堆和臭水溝中,偶爾也可以發現前來覓食的埋葬蟲。短棍棒狀的觸角便是它們用來循味找尋食物的嗅覺利器。
埋葬蟲在食動物屍體的時候,常群集於鳥獸屍體旁,總是不停地挖掘屍體下面的土地,最後會自然而然地把屍體埋葬在地下,它們也因此而得名。
埋葬蟲的行動不敏捷,徒手捉捕並不困難,但是喜歡採集甲蟲的生手卻常會因此不慎吃虧。這是由於埋葬蟲身上原本便有來自食物環境的腐臭,當它一旦遭受騷擾攻擊,還會自尾端排出一大堆糞液,散發出更濃烈噁心的屍臭味來驅敵,所以,有採集興趣的人不能不格外當心。
種群分布
在全國範圍內都有分布,常飛行在動物死屍附近覓食,有的住在像蜜蜂的蜂房巢穴里;有些則住在洞穴里,在夜間燈光下很容易發現。
生活環境
由於食性的關係,埋葬蟲多屬於地棲性甲蟲,平時較常在地面爬行,在動物死屍附近偶爾可以見到它們飛行前來覓食。它們有些住在蜜蜂的蜂房巢穴里;有些,特別是那些種類則住在洞穴里,食蝙蝠的糞便。部分夜行性埋葬蟲也會趨光,在山區路燈附近地面一般不難發現!
生長繁殖
埋葬蟲並不是唯一在產卵前為幼蟲預存食物的昆蟲,但卻是唯一成對作此工作的昆蟲(蜣螂及其同類或獨居蜂和胡蜂等都是單獨工作),無論雌蟲或雄蟲,均能發動為幼蟲貯食的行動,但工作期間很可能有伴侶加入,這位同伴不需進行特殊儀式便被接納。兩位一起工作的勞動者,有時也會稍稍分開,其中的任一隻都可能爬到其他隱蔽或顯露的地方去休息半把個小時,或甚而步行或飛行到其他未知的目的地去一段相當長的時期,然後又回來工作。一般而言,交配行為會一直延遲到確有自己所造的貯食室之後,此室位在地表下一英寸或更深的地方。
埋葬蟲把卵產在動物的屍體上,幼蟲孵化出來以後,頭二三天靠父母的褐色液體養活。 雌蟲絕對是動物世界“壞媽媽”的典範,在一場致命的“搶座位”遊戲中,它們會殘忍地吃掉自己的親生骨肉。通常情況下,埋葬蟲幼蟲會爬進埋葬的死老鼠體內。雌蟲會用反芻的方式餵食孩子老鼠肉。加拿大溫尼伯大學生物學家、《家族自然史》(A Natural History of Families)一書作者斯科特·福布斯表示:“幼蟲來回擺動身體,乞求媽媽餵食。最先搶到‘座位’的幼蟲得到食物,最後的不幸兒只能苦苦乞求,在沒有食物可分之後,埋葬蟲媽媽便殘忍地吃掉自己的親生骨肉。”
埋葬蟲媽媽要在幼蟲中間做出選擇,幸運的可以得到食物,不幸的便被自己吃掉。通常情況下,埋葬蟲繁育的幼蟲數量超過老鼠肉所能滿足的數量。這種吃掉親骨肉的策略能夠提高幼蟲的整體存活率,是一種不得已的做法。
現狀
據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調查,美國的埋葬蟲數量在急劇減少,他們已經把它列入瀕危動物的名單,並且正在採取措施,使它們的數量不斷增加,免於絕種。
分類學
節足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埋葬蟲科〉埋葬蟲屬
保護級別
極危(CR)、瀕危
列入工uCN紅皮書。如果我們人類不去關心它們,讓它們一個接一個地從地球上消失,那么總有一天,這個命運也會落到我們人類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