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電影

埃及電影

1896年在亞歷山大和開羅已有電影放映,從1900年起陸續出現了影院,但到1910年前後放映的影片均為進口片。1918年,義大利人用埃及人當演員在埃及拍出短故事片《遊牧人的榮譽》、《殺人的花朵》、《走向深淵》。1927年11月16日,由埃及人依斯梯凡·魯世梯導演、阿齊扎·埃米爾主演的故事片《萊依拉》上映,被認為是埃及電影的誕生。

基本信息

萌芽時期

1927~1931年是埃及電影的萌芽時期。5年內共生產13部無聲片。獲得好評的影片有1930年穆罕默德·克里姆由埃及文學名著改編的有彩色片斷的同名影片《澤娜白》;1931年托果·米茲拉希自導自演的反吸毒片《古柯鹼》、《5001號彩票》等。1929年舒克里·拉迪用唱片給無聲片《月光下》進行配音。3年後,導演克里姆與尤素福·烏赫白合作,成功地完成了《貴族子弟》的拍攝和配音,誕生了埃及第一部有聲故事片。
30年代,埃及電影有相當發展,錄音技術也日趨完善,以音樂歌唱片為主。主要有克里姆導演、著名女歌唱家烏姆·庫勒蘇姆主演的《心的頌歌》(1932)、《白玫瑰》(1933)、《愛之淚》(1935)。艾哈邁德·巴德爾汗導演的《友誼》(1936)深受印度、南美觀眾歡迎。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P.羅伯遜也專程前來和女演員科卡合拍了《鹽》。這個時期,喜劇片和情節劇也有了較大發展,主演《太平無事》(1937)、《歐默爾先生》(1937)的納吉布·里哈尼以及主演《巴哈巴師父》(1938)、《巴哈巴哈帕夏》(1938)的法齊·吉澤伊里都是阿拉伯世界著名的喜劇演員。

1930至1940

埃及電影中的民族主義思想抬頭,反對外來思想的影響,開始出現一些社會批判和反殖民主義的影片。最具代表性的影片當推卡瑪爾·薩里姆的《決心》(1940)、《窮人們》(1943)以及《星期五晚上》(1945)。艾哈邁德·凱瑪勒·默爾西的《工人》(1943)提出了失業問題,穆斯托法·米亞齊的《願望》(1938)、《善有善報》(1938),艾哈邁德·巴德爾汗的《新的一代》(1944),漢利·巴勒卡特的《我殺死了父親》(1945),卡米爾·泰勒姆薩尼的《黑市》(1945)等也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這個時期純歌舞片與喜劇片逐漸合成一個新片種,充分表現了埃及、黎巴嫩等東方歌舞新意。主要有阿卜杜·烏哈勃的《歡樂的一天》(1940)、《被禁止的愛情》(1942)、《心中的子彈》(1944)和法里德·阿特拉希的《青春萬歲》(1941)、《青春的夢》(1942)等。

二戰期間

埃及電影年輸出平均60部。戰後,工業復甦,工人觀眾激增,製片業迅猛發展。到1952年革命前夕,共生產故事片400部左右,註冊的製片公司和製片廠也由戰前的24家增加到148家。
製片商投觀眾之好,出品的絕大部分情節劇都以大團圓結局,大型歌舞鬧劇和小型歌舞時事諷刺片占了主導地位,如1949~1950年,48部影片中歌舞片占35部。少量演員同時參加多部影片的拍攝,導致演員素質降低,影片題材雜亂。

改革之路

1952年7月23日法魯克王朝被推翻。革命後,電影機構進行了一系列國有化改革,電影屬文化和國民指導部領導。1955年成立電影革命委員會,在各省設立分支機構,它們放映影片,宣傳革命思想和社會改造。1956年通過法令保護民族電影,規定一個月內至少放一部國產片。1957年成立電影發展組織。1959年電影學院成立。

50年代

50年代曾拍出了第一部彩色片《我父親是個新郎》(1954)和第一部寬銀幕片《女嚮導》(1956)。革命成功促使了文化藝術的新發展,50年代初,湧現出一批新的導演,他們的創作傾向是現實主義的,一批有時代氣息、反映革命和鬥爭的新影片出現在銀幕上,如反對殖民統治的《打倒帝國主義》(1952)、《我們屋裡的男人》(1961)、《穆斯塔法·卡米爾99》(1956);反映巴勒斯坦戰爭的《和平的土地》(1957)、《黑姑娘西奈》(1959);反映蘇伊士運河戰爭的《囚犯艾布·扎白爾》(1957)、《塞德港,熾烈的愛》(1958);反映當代革命的《真主和我們在一起》(1954)、《回來吧,我的心》(1957);反映阿爾及利亞反殖民鬥爭的《阿爾及利亞姑娘──嘉米拉》(1958);反映農民反對剝削的《山谷里的戰鬥》(1954)、《綠色的土地》(1957);反映和地主、高利貸者鬥爭的《沉默的》(1961)、《年輕人》(1957)等。
新一代最傑出的導演有S.艾布·賽伊夫、尤素福·夏欣。前者50年來共導演了50多部影片,為埃及新現實主義開闢了道路。後者30年來也拍攝了40多部影片,以選材獨特、藝術手法迥異而蜚聲埃及和阿拉伯影壇。他的《再見吧,博納巴特》(1985)、《中央車站》(1958)、《亞歷山大,為什麼》(1978)都先後參加坎城和西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獲獎。其他導演還有海珊·西德基、伊布拉欣·艾茲爾丁、艾哈邁德·巴德爾汗、H.巴拉卡特、陶菲格·沙拉赫等。

潮流突破

50年代埃及電影的現實主義潮流突破了迴避現實、單純追求形式或一味描寫內心世界的局限,但它們和同時代的文學一樣,不能深刻理解所描繪的事實,只是提出了問題,但挖掘不到癥結所在,更找不到解決辦法,最後,依然是商業性的情節劇占上風。

深入改造

1959年初電影國有化改造繼續深入。1963年,埃及電影、廣播、電視總組織替代電影發展組織,同時成立四家公司:電影總公司、電影發行總公司、電影合作製片總公司、電影製片總公司,統管全國電影事業。同年,以本國力量在米斯爾洗印廠拍攝並洗印了彩色故事片《尼羅河的新娘》。1964年,動工興建電影城。1968年成立電影俱樂部。1969年成立藝術科學院,下設電影、戲劇、音樂、芭蕾等分院。

組建協會

在1967年的中東戰爭中埃及失利,暴露了政治、經濟上的一些弊端。中青年電影工作者很快地以《憤怒的青年人》雜誌為基礎,組成“新電影協會”,會員最多時達400人。他們發表宣言、確定方向,認為“50年代的新導演們踩出了一條政治電影的新路,但缺點是各自為戰。這一代必須分析社會形勢,明確立場”。
1968年,他們認為埃及電影沒有真正的民族性。要求“真正能剖析埃及問題根源的新電影必須從埃及文化內部出發”,“放棄照抄外國模式,創造新形式”。他們反對3種錯誤傾向:無目的美學手法、為藝術而藝術、形式上的平庸和濫用重大題材。同年,協會和國家製片廠合作,生產了被稱為“青年電影”的《小路之歌》、《彼岸的陰影》。
在青年電影的影響和崛起的同時,出現了一批取材於文學作品,以當前正在發生或剛剛發生過的事件為主題的政治影片,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突出的有凱瑪爾·謝赫的《失去影子的人》(1968)、《米拉馬爾》(1969),聲討權力中心非法手段的《逃亡者》(1974),涉及大多數青年人問題的《我們向誰開槍?》(1975);尤素福·夏欣的探討1967年中東戰爭失敗主因的《麻雀》(1973);馬姆杜·舒凱里的關於糾偏運動的《清晨來訪》(1972);阿里·巴德爾汗關於權力中心殘酷鎮壓人民的《卡爾納克咖啡館》(1975);塞義德·馬爾祖克的《罪犯們》(1975);穆罕默德·拉迪的《太陽後面》(1974),等等。這些影片一掃過去歌舞昇平、滑稽逗樂的氣氛,把人們帶進現實。
除政治片外,其他較突出的還有反映知識分子的《英雄們的戰爭》、《不是談愛情的時候》、《歧途》;反對殖民主義和侵略的《新一天的曙光》(1964)、《選擇》(1970)、《薩拉丁》(1963);反對地主的《土地》(1969);反封建的《罪惡》等。

私有化

1971年電影、廣播、電視總組織撤銷,電影生產又回到私人手中,4個總公司的電影器材出租給個人使用。有政治內容的影片幾近絕跡,影院上座率日趨下降。

1985年

1985年出現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變化:新片上映達68部,創25年來的最高紀錄;觀眾對最叫座的影星拍出的情節劇和喜劇反應冷淡,而一些反映社會問題的影片,如《律師》、《法蒂瑪被捕之夜》、《最不受人尊敬的人》等受到廣泛歡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