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埃倮村隸屬雲南省紅河州綠春縣戈奎鄉,地處戈奎鄉東北邊,距戈奎鄉政府所在地19.81公里,到鄉道路為土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7.2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4.18萬元,占總收入的55.34%;畜牧業收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無路燈。全村有641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0%)。有641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96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41戶,共鄉村人口2868人,其中男性1535人,女性1333人。其中農業人口2868人,勞動力2195人。該村均為哈尼族。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5人,占人口總數的2.6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81人,參合率93.48%;享受低保49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75平方米,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135.5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8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5個,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604戶,占農戶總數的94.23%。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017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距離鄉中學158.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12人,其中小學生437人,中學生75人。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4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76.36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其中,一事一議籌勞5674個(勞均3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1.61萬元,有固定資產9.9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0.7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人文地理
解放前,該村委會隸屬瓦渣土司管轄。1958年建縣後,埃倮隸屬綠春縣大興區,1969年12月成立紅星公社後,稱為埃倮大隊,1984年4月,區鄉體制改革後,稱為埃倮鄉,至1985年底,改稱為埃倮村公所,2000年改稱為埃倮村委會。埃倮,是埃倮舊寨和埃倮新寨、卓格落馬、盤讀四個自然村的總稱、哈尼語,埃為野櫻桃樹,倮為箐溝,意為櫻桃箐村,因片村在多野櫻桃樹的箐溝旁而得名。

埃倮的民風民俗和傳統人文景觀、景點保存完好。如歡樂隆重、預祝豐收的"苦扎扎"(六月年),莊嚴肅穆神聖的"昂瑪突"(祭村寨神),喜慶隆重的"紅食扎"(吃新米飯),具有辭舊迎新的"扎特特"(十月年),帶有神秘的"嘎通通"(祭寨門),形式多樣的農事節日、民間禮儀習俗等,經久不息。
由於埃倮地理環境特殊,外來文化的影響比較弱,哈尼族文化得以長期發育完善,哈尼族文化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從氣勢和規模。廣度和深度上都顯現出深厚文化底蘊和強勁的發展後勁。
埃倮的土掌房、蘑菇房等民居建築、具有傳統哈尼山寨標誌的寨神林、寨門、水井、磨秋、轉秋、盪秋、鼓房、竹林、梯田等,構成的傳統村落建設布局與人文景觀隨處可見,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最高境界。
生活在埃倮村委會的哈尼族,大多數節日與其他鄉鎮哈尼族大致相同,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個或大或小的節日活動,但無論過大年還是過小的節日活動,都沒有脫離對水體的崇拜或乞求的蘊意。特別是每年六月和十月年到水井取"聖水",更加體現了所含的蘊意。"六月年",哈尼語稱為"苦扎扎",是要把水井裡取來的"聖水"祭祀哈尼族心目中的天神"俄最阿培"的活動,乞求哈尼子民希望生活寬裕、五穀豐登;是每年農曆六月第一屬鼠日進行。這天,當平日裡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村寨里的咪谷阿波(龍頭)起先到水井裡取"聖水",而後各家各戶爭先恐後到水井裡背"聖水",取水工具必須是竹筒,這是至今不變的唯一器具。"聖水"取回家後,用它煮好茶、肉等祭品,貢獻給天神"俄最阿培"。"十月年"哈尼語稱為"扎特特",是哈尼族過新年。這一天,哈尼人每家都會在供桌上用瓷碗擺上一碗從水井裡背來的"聖水",在宰殺牲品之前,要哈尼古歌唱道:"節日殺牲獻祖宗,不淨聖水沖一衝… …",這反映了哈尼人崇拜祖宗的虔誠心理。
顯然,這只是哈尼族民俗活動中的縮影,埃倮做為戈奎的一個縮影,還有許多獨特的民俗和民風,包含了哈尼族的傳統和原始,其文化包羅萬象 ,是遠古與現代文明融合的天籟聲音,有待進一步對戈奎鄉乃至埃倮,對這一片熱土的開發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