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í ěr
1.兩耳下垂。形容馴服的樣子。 漢 枚乘 《七發》:“飛鳥聞之,翕翼而不能去;野獸聞之,垂耳而不能行。” 唐 張九齡 《酬王六霽後書懷見示》詩:“作驥君垂耳,為魚我曝鰓。” 宋 秦觀 《秋夜病起懷端叔作詩寄之》:“彊顏入規模,垂耳受覊鞚。”
2.下垂到耳。《後漢書·東夷傳·三韓》:“唯重瓔珠,以綴衣為飾,乃縣頸垂耳。” 宋 蘇軾 《章質夫寄惠崔徽真》詩:“玉釵半脫雲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
3.垂掛耳狀之物。謂腐木上長木耳等菌類。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木腐或垂耳,草珠競駢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