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地穿甲,沒有確定的定義,可以從名字上去理解:地穿甲是北方冬季,時而容易產生的路面現象,它在一般的詞典上找不到一個明確的定義或解釋。可以理解為:地面結冰,這就是所謂的甲,就是殼子的意思。還有的地穿甲是路面上有冰,而後上邊再附上薄雪或厚雪,也有的是因為積雪融化,雪水流淌在路上結冰等等,這些是明顯的地穿甲的物理現象。 一般情況下,雨雪低溫就會導致路面出現“地穿甲”現象。
東北話所說的“鏡面路”,能恰當的反應本詞義。
形成
形成的幾種可能:
1、先是下雨,或雨夾雪,輔在路面上,積水沒有來得及分散,天氣一零下的溫度,就把雪水給凍在了路面上,這是顯形的地穿甲。一般在東北,當初春來臨,冰雪融化時,早上的路面非常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路面就跟玻璃鏡子一樣,光滑明亮;
2、下雪了,但沒融化,也沒來得及清理,積壓的雪,被人踩踏,或機動車碾壓,也會形成冰雪地穿甲。這在東北人煙比較稀少的道路,這種帶有積雪的路,是很多的。但因為車少,或根本沒車,跑個60多公里的速度還是可以的。
3、地面上有冰,冰牢牢地附著在路面上,而後冰上面又下了一層雪,這種地穿甲,更隱蔽,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東北這種路面,比如國道上,這樣的路面很多很多,幾乎都是外地車往溝里掉。
出行提示
汽車在冰雪道路上行駛時,車輪容易產生空轉和打滑,積雪較深時路面阻力大,這些都會給汽車駕駛和行進造成困難。汽車駕駛員應根據地形情況、冰雪厚度、汽車性能、載重多少以及行車時間的不同採取相應措施,確保行車安全。
1、汽車通過冰凍道路時,可裝上防滑鏈,用低擋緩慢行進。提高車速時不要過猛,減速時應利用發動機制動。轉彎速度要緩慢並增大轉彎半徑以防橫滑。車間距離要適當增大。
2、在野外積雪地區行駛時,首先要設法勘明行駛路線,握緊方向盤,緩慢行進。如路上已有車轍,應循轍前進,轉向盤不得猛轉、猛回。
3、冰雪路上對面來車,應選擇比較安全地方會車,必要時可在較寬地段停車。停車時,應提前減速並緩慢制動。
4、嚴寒季節,最好不要在冰雪地上長時間停車,防止輪胎凍結在地面上。
遇到冰滑路面拐彎,首先要提前減速慢行,減檔但不可掛空檔,要儘量拐大彎。拐彎時候切忌猛打方向,造成側滑。冰滑路面起步要穩,輕踩油門,慢抬離合,緊握方向盤。切忌猛踩油門,如出現側滑應立即停止加油,在後輪處墊放一些防滑物品如腳墊、麻袋等物品。冰滑路面停車要穩,要依靠發動機牽阻制動。具體方法是,鬆開油門,減到最低檔(不可空檔滑行),輕踩制動,緊握方向盤。切忌猛踩剎車。冰滑路面一定要低速行駛,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隨時觀察前方路況。下雪天往往車窗會被呼上一層冰茬,在出門前一定要留有足夠時間熱車,利用車內暖風將風擋玻璃吹乾淨。冰滑路面行車難免會出現側滑,一旦出現緊急狀況,切忌慌張而左右打輪,要緊握方向盤,讓車保持直線行駛。畢竟正面撞擊要比側面撞擊安全。一般降雪過後,各條主路都會噴灑融雪劑,但您可千萬別大意。因為往往有些路段可能暗藏被塵土覆蓋的“黑冰”,您在行駛在表面上看似良好的路段上也一定要放慢速度。
行人外出時應靠右側慢行,並儘量遠離公路,以免因車輛失控滑行受到傷害。
預防
冬季駕車,謹防“地穿甲”
這種路面的行車:什麼別猛打輪,別猛剎車,這些就不再說了。
在地穿甲路面上開車,尤其下邊是冰,上面是雪的路面,是千萬得小心,說雪路路滑,其實是不完全對,車軲轆壓上去,還是有一定的磨擦係數的,就是帶abs的車,剎車距離要變的長一些。
最怕的還是下邊是冰,上邊是雪的地穿甲路面,車在上面行走,簡直是太滑了,制動幾乎是無效的,坡起幾乎是起不來的,一般這樣的路面,起步的時候,手擋車,一般我都2擋起步,別讓車扭矩過大,減少打滑。這種路面,後驅的車,起步行車更難,你眼看這種車,屁股左右搖晃,車軲轆在原地飛轉,但就是不動窩,這種車側滑會更利害一些,能躲遠一些就儘量躲開。
需要注意的是:
一些配置很高的車,比如有abs,ebd,asr,esp等的車,千萬別過分相信這些配置在冰雪路面或地穿甲路面上的表現,和沒有是差不多的,而且,去東北的冰雪路面上,出事的這種高配置的車,特別多,不是往溝里掉,就是側翻。
降雪以後氣溫低積雪不容易融化,一些道路還會出現“地穿甲”,就是路面有薄薄的冰和雪花,這個時候的路面是最滑的,腳踏車的輪胎與路面接觸面積是很小的,騎腳踏車容易出現摔倒的現象,所以,騎腳踏車的行人更應該注意安全。醫院就收治了大量的因騎腳踏車摔傷和步行摔傷的民眾。所以要注意腳底路滑的問題,機動車駕駛人行駛在這樣的路段應當儘量的減速慢行,禮讓腳踏車和行人,在與腳踏車和行人並排通行的情況下,要提高警惕,一旦發生了意外,機動車駕駛人能夠及時的採取停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