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稱為“黃道面”(ecliptic plane),它與天球相交的大圓為“黃道”。黃道面與地球赤道面交角為23。27'。黃道及其附近的南北寬8。以內的區域稱為黃道帶。太陽及大多數行星在天球上的位置常在黃道帶內。黃道帶內有十二個星座,稱為“黃道十二宮”。
附註
從春分點起,每30。便是一宮,並冠以星座名。
公轉軌道
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太陽位於其中的一個焦點上
近日點 — 遠日點
近日點——1月初——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都較快
遠日點——7月初——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都較慢
方向
自西向東(北天極俯視逆時針)
周期
公轉360度——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
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係
同時同向運動
黃赤交角
黃道面與赤道面的夾角(目前是23度26分)地球公轉的特點
黃赤交角的存在、地軸北端指向北極星附近在一定時期內是不變的。
太陽直射點
唯一在地球上太陽光與成90度平角的光線在地面上的交點
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
最北——北回歸線——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最南——南回歸線——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
在赤道上——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
公轉周期——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