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槽地台說

是關地槽地台說於大地構造的一種學說,這種學說把地殼分為活動的地槽區和穩定的地台區。

地槽―地台說(Geosyncline―platformtheory)是關於大地構造的一種學說。地槽的概念是由霍爾(1859)和丹納(1873)提出的。地台的概念是由休斯(1885)和奧格(1900)提出的。這種學說把地殼分為活動的地槽區和穩定的地台區。
地槽區和地台區兩種基本構造單元的形態特徵、升降運動、沉積建造、構造變動、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以及礦產資源等都有很大差異。地槽區是巨大的狹長的拗陷地帶,在其發展的前期,地殼表現為強烈的沉降作用,形成下部陸屑建造、海底火山岩建造和碳酸鹽岩建造。後期地殼表現為強烈的上升運動,形成上部陸屑建造、�湖建造和磨拉石建造。同時,伴隨有大規模的岩漿侵入活動和火山噴發活動,以及大範圍的區域變質作用。
地槽回返上升的晚期,岩層擠壓褶皺隆起上升,形成褶皺帶,在地貌上表現為褶皺山脈。地台區多是具有雙層結構的穩定地塊,其下部為褶皺基底,上部為沉積蓋層,沒有沉積蓋層的地台稱為地盾。地台區升降運動的幅度小,沉積物的厚度較小,岩相比較穩定。
常見的沉積建造有含煤鋁土礦鐵質岩建造、石英砂岩建造、石灰岩建造等。褶皺變動較為和緩開闊,斷裂變動以正斷層為主,岩漿活動以小型侵入活動和大規模玄武岩噴發為主,變質作用微弱。地槽區和地台區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