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星

地星

地星,中藥名。為地星科真菌硬皮地星Geastrum hygrometricum Pers.和尖頂地星Geastrum triplex(Jungh.)Fisch.的子實體。硬皮地星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尖頂地星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西藏等地。具有清肺,利咽,解毒,消腫,止血之功效。常用於咳嗽,咽喉腫痛,癰腫瘡毒,凍瘡流水,吐血,衄血,外傷出血。日本涉江長伯《西園菌譜》載:“狀似馬勃,大如彈丸及粉團,色似松露,嫩時食似松露;老則自剖為瓣花,內赤有指頭大者,彈之出黃粉,若誤入耳,則令人聾。”經《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考證,認為該記載即指本品,但是否致聾,尚待考。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子實體。

性味

味辛,性平。

功效

清肺,利咽,解毒,消腫,止血。

主治

咳嗽,咽喉腫痛,癰腫瘡毒,凍瘡流水,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相關配伍

1、治感冒後咳嗽:尖頂地星6g,甘草3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氣管炎,咽喉炎:硬皮地星3g,蛇莓15g,筋骨草9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3、治胃與食管出血:尖頂地星6g,景天三七15g。水煎,加適量白糖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4、治鼻出血:取(地星)一小塊塞鼻孔。(《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

煎湯,3-6g。

外用

適量,研末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去淨雜質,曬乾。

形態特徵

1、硬皮地星:子實體初呈球形,後從頂端呈星芒狀張開。外包被3層,外層薄而鬆軟,中層纖維質,內層軟骨質。成熟時開成6至多瓣,濕時仰翻,乾時內卷。外表面灰至灰褐色。內側淡褐色,多具不規則龜裂。內包被薄膜質,扁球形,直徑1.2-2.8cm,灰褐色。無中軸。成熟後頂部口裂。孢體深褐色。孢子球形,褐色,壁具小疣,徑7.5-11μm。孢絲無色,厚壁無隔,具分枝,直徑4-6.5μm。表面多附有粒狀物。

2、尖頂地星:又名土星菌、米屎疏。包被呈圓球形,頂部具一尖喙。包被徑3-8cm,外包被呈芒狀開裂5-8瓣,背面灰色,腹面肉桂色,有龜裂。內包被灰色,薄膜狀,直徑1.7-2.7cm。成熟時頂端開裂。孢體銹褐色,基部有短柄狀的軸托。孢子球形,褐色,有疣突,3.5-5.5μm。孢絲線狀,淡褐色,徑5-6μm。

生長環境

1、硬皮地星:生於松林砂土地上,也見於空曠地帶。5-10月常見。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2、尖頂地星:生於草地或灌叢地,有時亦見於落葉層和腐殖質上。夏、秋季雨後習見。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西藏等地。

性狀鑑別

1、硬皮地星:子實體星狀外包被已剝去。內包被扁球形,直徑1.8-2.8cm,頂連線埠裂,灰色至褐色。膜質。孢體深褐色。

2、尖頂地星:內包被球形,直徑1.7-3.5cm,嘴部明顯,寬圓錐形,粉灰色至菸灰色,膜質。孢體銹褐色。

相關論述

1、劉波《中國藥用真菌》:“硬皮地星,能止血,治外傷出血,凍瘡流水。”“尖頂地星,能消腫,止血,清肺,利咽,解毒。”

2、《中國藥用孢子植物》:“硬皮地星,清肺,消炎,解熱,止血。治外傷出血、咽喉炎、氣管炎、肺炎、鼻衄、凍瘡。”“尖頂地星,治消化道出血、外傷出血,感冒後咳嗽。”

3、《長白山植物藥志》:“尖頂地星治咽喉腫痛,瘡毒癰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