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姓

地姓是中國的一種性氏,出自《左傳·隱公八年》。

一.姓氏字源

古人對“地”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地字原先被解釋為木之本,即植物之根;後來轉注為姓氏“地氏”,就是取水之源頭、木之根本地意思,因而就有墬、等與山、水、土、邑等有關的諸多地字。在史籍《左傳·隱公八年》中就記有:“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為地氏。”

二.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風姓,出自伏羲氏後裔湯地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伏羲氏駕崩後,葬於山陽高平(山東金鄉縣),其墓曰:“太昊陵”,每至農曆2月2日龍抬頭之日,中華民族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祖大典,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族領袖。而他的十個兒子,均以太陽鳥為圖騰,史稱“十日族”。
史籍《山海經·大荒南經》中記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帝俊者,即伏羲也。《山海經》云:“宛來之風曰:俊”,宛為地名,指陳州,伏羲之都;風為伏羲之姓。
史籍《三墳》中記載:“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為風姓”。因伏羲氏為湯古氏之子,所以在風姓中要保留族徽,為此風的古體字為“颺”。因十日為伏羲氏之子,十日必是湯谷的主人。在史籍《海外東經》中證曰:“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十日拆裝組合為“早”字,早臨水而居曰“氵早(湯)”,所以十日族以湯為姓。
在民族分衍的過程中,湯姓又分衍出湯地氏。湯地氏的後裔嫡支取“湯”為姓氏,稱湯氏;庶支取“地”為姓氏,稱地氏。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邾國後裔茅地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宋朝學者羅泌在《路史·後紀》中記載:“……茅地氏……等,均是邾國之後。”
邾國,又名邾婁國、鄒國,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曹姓。
據《滕縣金石志》載:“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城東北八十里鳳凰嶺澗溝中,出伯俞父諸器 ……其中鬲、盤、匜等銅器銘文中,皆有邾字。“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邾,蜘蛛也,從黽朱聲。”邾國的“邾”字,無論在西周還是春秋時期的銅器銘文中,寫作蜘蛛形,即今之“蛛”字。據此,曲阜師範大學教授郭克煜在其《邾國歷史略說》一文中認為:“由蛛字字形得知,邾國先人曾以蜘蛛為圖騰,建國之後,即以蛛為國名。後來,為書寫方便起見,改從邑朱聲之邾字,《邾公鍾》之邾字,正是這樣寫的。”
邾國,在歷史典籍多有記載。史籍《漢書·地理志》中記載:“故邾國,曹姓,二十九世為楚所滅”。史籍《左傳·文公十三年》(前614年)中記載:“邾文公卜遷於繹”。
實際上在邾文公之前,邾婁國已經逐漸被分為三個國家,即邾、小邾(倪)和濫,歷史上被稱為“邾分三國”,時當在春秋前後。通常所說的邾國,不包括後兩者。當代學者王獻唐在其《邾分三國考》中,說其疆域大概為:“邾,在今鄒縣中部、南部,濟寧東境,滕縣北境,東、西、北三面界魯”。
邾國經常受魯國的侵掠,史籍《左傳》中記載:“魯師入邾,邾人保於繹”;邾國也曾在反擊魯國的侵略中,“獲僖公胄,懸諸魚門”。彼此間的戰爭,不僅使黎民百姓蒙受苦難,而且隨時都有亡國的危險,遂有“三遷”之舉。
從史書記載看,邾國早時定都於訾婁(今山東曲阜息陬),所以邾國亦稱邾婁國。二遷於邾瑕(今山東濟寧),但那裡地勢低洼,被稱作“茅地”,常年要遭受水災的侵害。邾文公為避下就高,又三遷於嶧山之陽。
至於遷都的實際原因,在史籍《左傳》中記載:“魯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遷於繹。史曰:‘利於民而不利於君。’公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君,以利民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左右曰:‘命可長也,君何弗為?’公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遷也!吉莫如之!’遂遷於嶧。”
嶧山之陽(今山東鄒城),地理形勢優越,易於防守;土地比較肥沃,適於發展農業生產。邾文公遷定新都後,戰亂威脅大為減輕,洪水亦不再為患,邾國經濟得到發展,同時也奠定了今鄒城市行政區劃的基礎。
邾文公遷嶧後,有後裔留居邾瑕之地不隨,就地取姓為茅地氏,子孫後代在後來分別省文簡化為茅氏、地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女真族,出自西夏時期鮮卑族昔比地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鮮卑族昔比地氏,又作鮮卑氏、西壁氏,直接用鮮卑作姓,可見其確為鮮卑族之裔。
在史籍《新元史·太祖紀》中,就載有“有夏太傳西壁訛答”的記錄。今在敦煌莫高窟、榆林窟中發現的《西夏文題記》中,也記載有“西壁智海”。明朝時期保定的西夏文石經幢中姓“西壁氏”的,就有九人。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近對西夏文史料的整理、翻譯,鮮卑族西壁氏實際上也是党項族的一支,在西夏文中稱“昔比地氏”,而“西壁氏”則是漢文史料的稱謂。
由於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西夏國被蒙古帝國滅亡後,鮮卑族人被元朝政權劃歸為漢族來進行統治和管理,地位十分低下,“同獸畜,等漢蠻”。昔比地氏族人後多取漢姓,其中有以諧音漢字“地”為姓氏者,稱地氏,隨著歷史的演進,逐漸湮沒在漢族之中。

第四個淵源

源於台灣土著,出自明清時期台灣土著城地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城地,是明、清時期生活在台灣中部山區的一支土著民族的部落稱謂,在清康熙年間按漢俗稱城地氏。
關於城地氏的民族屬性,學者們一直未能明確其歸屬,大陸學者將其統歸為高山族,而台灣學者不同意這種過於籠統的民族分類方法。
但依台灣學者的分類,歷來將台灣土著民族按習俗與語言不相同所劃分的九個族群,即:阿美族人、泰雅族人、排灣族人、布農族人、卑南族人、魯凱族人、曹族人、賽夏族人、雅美族人中,一直也未明確城地氏一族的民族屬性。
因此,本書也有待海峽兩岸學者在學術上能儘快明確其民族屬性。
在城地氏族人中,有簡稱城氏、地氏者,在戶籍、學籍、履歷等中也普遍使用簡化單姓,但在其宗祠族譜中依然記載為城地氏複姓。

三.歷史名人

地學雷:(公元1959~今),山東濟寧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財管理專家,高級會計師。
任80306部隊後勤部財務處副處長,陸軍中校軍銜,兩次榮立三等功,曾多次在《軍隊財務》、《軍隊企業財會》等雜誌上發表文章。
1996年被全國軍事企業會計學會評為優秀通信號,被第二炮兵司令部評為清產核資先進個人。
所撰寫的《芻議軍隊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體系的內容與形式》一文被評為全軍首屆國有資產管理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獎,撰寫的《淺談軍隊會計改革的基本模式》一文獲全軍會計改革論文二等獎;撰寫的《高原核飛彈部隊聯勤供應標準化問題探討》和《部隊農副業生產核算規範化管理亟待加強》分別獲全軍1998年度論文三等獎和優秀獎。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鄒城郡:即今山東省濟寧市下轄鄒城市。商朝時期屬奄國。周克商滅奄,封顓頊玄孫陸終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俠於該地,國號邾,附庸於魯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始設騶縣,隸屬薛郡,基本沿襲邾國封境,新莽時期一度廢騶縣設騶亭,後不久恢復。至北齊時期廢平陽縣。隋朝時期廢高平縣後,騶縣境域大致東北起尼山、昌平山;西瀕泗河,西南至鳧山西麓,南陽湖畔;南抵界河;東括鳳凰山。唐朝初期初改騶為鄒,屬河南道兗州魯郡。宋神宗熙寧五年~元豐六年(公元1072~1083年)曾將鄒縣設定為鎮,宋元豐七年(甲子,公元1084年)復設鄒縣,明清沿襲。明嘉靖四年(乙酉,公元1525年)出版的《鄒縣地理志》記載:“地方二百餘里,縱廣七十里,橫一百五十里”。明萬曆三十九年(辛亥,公元1611年)出版的《鄒縣誌》記載:“四境仍三百里,廣一百里,袤八十里。東南至滕縣卞莊迤東黃家莊界七十五里,東南至滕縣王村界七十里,南至滕縣界河界五十里;西南至濟寧州圈裡界七十里,魚台界七十五里;西至濟寧州、滋陽縣橫河集迤西泗河東岸三十五里;西北至滋陽縣施村迤北小施村界三十里;北至曲阜縣鳧村迤北苗家莊界二十五里;東北至泗水縣界南信集以東土門村五十里,費縣界七十五里”。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公元1907年)出版的《鄒縣鄉土志》記載:東至東圈裡九十里入滕縣界;西至業莊三十五里入濟寧州界;南至界河五十里入滕縣界;北至鳧村二十五里入曲阜縣界;東南至北王村六十里入滕縣界;西北至施村三十五里入滋陽縣界;西南至南薄梁六十五里入魚台縣界;東北至三教灣六十五里入泗水縣界。四境周三百餘里,東西廣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袤七十五里。民國時期,鄒縣境域基本沿襲清末。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鄒縣境內正式建立人民政權至建國初,鄒縣周圍邊區曾設過幾個縣級行政區,境域多次變動: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10月,設立鳧山縣,轄鄒縣落陵、太平、石牆、郭里四個區(丙戌,公元1946年4~10月,撤鳧山縣期間又劃回鄒縣)。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0月,將鄒縣十一區撤銷,十二區劃歸曲阜縣;將第三、七、九區和蘆山區劃歸泗水縣。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將澹臺墓至小疃一帶及泗河以西共四十六個村劃歸滋陽縣(今山東兗州)。1949年8月,將鄒縣尚河區八十個村莊、張莊區的三十三個村莊劃歸新設的白彥縣;將鄒縣連青區兩個聯防共二十三個村莊劃歸滕縣;同時,落陵區及石牆區一個聯防共六十一個村莊又劃歸鄒縣。1953年8月,撤銷白彥縣,將其城前區九十一個村莊及尚河區八十個村莊劃歸鄒縣。1956年3月,撤銷鳧山縣,其石牆、郭里、太平三個區的三十三個鄉、一百七十六個村莊又劃歸鄒縣;同時把郭里區北部的北薄、南薄兩鄉及黃路橋、路家莊、小莊、馬坡等村莊劃屬新設的微山縣。1958年10月,將香城公社原唐林、黨山、瓦峪、西南嶺四個小鄉的三十三個村莊及看莊公社的唐樓、後棗、榆園、張莊、楊莊、小萬院六個村莊劃歸滕縣。1959年,東安上村由曲阜縣劃歸鄒縣。1960年12月,將尼山水庫區的蘇家村、趙家村、王家村、劉家樓、東魯源、西魯源、黃土、李家寨八個村劃歸曲阜縣。1968年9月,又將尼山水庫區的張馬莊、新村、南王、東龍、西龍、長座、東官、西官、顏母莊、宮家樓十個村劃歸曲阜縣。此後,鄒城市境域至今未有變化。

2.堂號

鄒城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