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每個成本上千元的新型垃圾桶,使用率普遍不高,還受到美觀不實用的評價。
簡介
環衛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地埋式垃圾箱的好處是既避免垃圾散落在外面,經過此處的市民也不會聞到垃圾的氣味,很環保。
特點
1、腳踏開啟接物箱功能。
2、防雨水,防異味,防蠅蟲,防掏拾的四防功能。
3、清潔箱箱體為金屬結構,箱體表面為專彤防鏽、防腐漆,抗腐蝕性強。4、箱體大蓋設有專用防盜暗鎖。
5、阻力緩衝功能,徹底消除接物箱上蓋關閉時所形成的撞擊噪音。
6、設有氣運助力功能,可使清潔箱上蓋開啟輕盈,便於清理垃圾,減小勞動強度。
7、地下箱體外桶及內置垃圾桶為高強塑膠製造,經久耐用、抗衝擊性強,零上50℃至零下50℃其特性不變。
缺點
問題一:箱口小,扔垃圾用腳踹
使用居民們覺得,自從有了這個新式垃圾箱,確實對改善垃圾區的環境起到積極作用,變得整潔,臭味小了,夏季蚊蠅也少了。 雖說作用不小,但第一批使用者們也有自己的煩惱———不用腳踹扔不進去。 “一看口這么小,個頭大的乾脆就不往裡扔了”。一位正在遛狗的居民告訴記者。
問題二:踏板不防滑,老人怕摔
除了大包垃圾扔起來費事,對有些老年人來說,冬季扔垃圾也可能會有些吃力。
一位大娘先小心翼翼踩住腳踏板,穩當後俯身扔掉垃圾。“這腳踏板也不防滑,要是冬天踏板結冰了,歲數大的沒準就得滑倒!”大娘有些擔心。
居民普遍反映,地埋式垃圾箱的確不錯,但在以上這些細節上應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適當改進。等其與市民生活“磨合”得更好之後,再在全市範圍內推廣比較合適。
實際情況
使用
青島市正式啟動垃圾桶退路計畫,市區主次幹道的垃圾桶將通過多種方式,逐步實現“退路”,而地埋式垃圾桶就是一種。在山東路就放置了這些新式垃圾桶。在公交站等車的張先生經常在山東路上等公車,但從沒注意到後面草地里還有垃圾桶,張先生表示,“習慣了路邊的綠皮垃圾桶,很少會往草地里看,這種垃圾桶放在那裡,還真不容易被發現。不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找這些地埋式垃圾桶還真不好找,尤其是在馬路上,不走近了,很難發現。以往路邊的垃圾桶很遠甚至隔著馬路就能看見,現在垃圾桶入地了,大白天的也得好好瞅瞅,而到了晚上找起來更困難。”
針對出現的一些問題,許多市民也提出一些建議,郭先生就提出,可以設立一些指示牌或者特殊標誌,讓大家一看就知道垃圾桶的位置。
但青島不少市民表示,這種地埋式垃圾桶沒有傳統的垃圾桶方便,用著也不習慣。
清理
地埋式垃圾桶,除了在主幹道上有,一些居民小區也在推廣,李滄區的金水翠園,就是早期開始試點地埋式垃圾桶的小區之一。該小區裡面分布著將近二十個地埋式垃圾桶。這些區域的地埋式垃圾桶相差不大,都採用了腳踏式設計,整體為封閉式,小區內多分布在樓前後的空地上 ,馬路邊的多位於綠化帶內,不影響人行道秩序。地埋式垃圾桶一般是兩個放在一起,在馬路邊是兩個標有“其他垃圾”字樣的綠色桶,而在小區內設立了一部分標有“廚餘垃圾”字樣的垃圾桶,方便小區內垃圾分類。與路邊地埋式垃圾桶相比,它們的使用率要高許多,地埋垃圾桶都是爆滿。但是,這也帶來了新問題:因為裡面垃圾太多,蓋子已經無法放下,許多市民只能把垃圾堆在地面上。 居民還發現一些其他的問題,如腳踏開關用久了容易壞,導致蓋子不好開,開關的金屬碰撞聲刺耳等。雖然這種垃圾桶都埋在地下並且有鎖,但很多拾破爛的還是盯上了它,拆個彈簧 、損壞蓋子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還有些住戶停車不小心,就把車輪子壓到上面,弄得外蓋都變了形。
效果
地埋式垃圾桶最早是從大慶開始推廣,如今已在國內多個城市試點,但效果如何呢?青島市一位環衛行業的業內人士表示,總體試點、推廣的結果不是很成功。“地埋式垃圾桶,的確有它的優勢,比如美化市容、淨化空氣,但其自身也有硬傷。”
該人士說,地埋式垃圾桶最害怕大雨、大雪,一旦被埋、被淹,其實用性就完全喪失。而且,其自身成本高,在居民密集的場所,需要投入很多財力建垃圾桶,實際效果還不及普通垃圾桶,以致事倍功半。“不少城市試圖推廣地埋式垃圾桶,但最終不了了之,投入巨資卻沒有預期效果,確實讓人痛心。當然,這種不成功是多個因素促成的,有些市民環保意識不強,也不能被忽視。”
該業內人士建議說,地埋式垃圾桶的理念雖好,但現實操作中,多個細節並不甚完善,這制約了推廣的效果、進程。“推廣地埋式垃圾桶,需要市民觀念的接受,更需要考慮長遠,解決其存在的弊端。如果盲目上馬,將浪費人力財力物力。”
城市分布
2014年11月6日,山西太原,民眾圍觀新建成的地埋式垃圾桶。該垃圾桶直徑1.9米、高2.8米,可容納垃圾近1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