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Comix起源於美國,並主要存在於美國。它的誕生和發展與嬉皮士運動密切相關。要充分了解地下漫畫產生的時代背景、社會本質、文化根源和藝術特點,就必須把它放到美國上個世紀中葉“青年反叛運動”和“反主流文化”的更大的背景之中,才能充分理解它。在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中出現了一場大規模的青年反叛運動,是當時全球一件令人矚目的大事件。有美國學者認為那場運動“由政治和文化兩條臂膀組成,政治臂膀是‘新左派’,文化臂膀是‘反主流文化’。”而所謂 “‘反主流文化’ 是指青年人追求並創造的與社會主流文化不同的文化。”這種文化同社會中代表主流的信念是完全背離的。反主流文化不是偶然的社會現象,它的產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是戰後十幾年間美國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飛速發展和巨大變化同人們的思想方式和價值觀念之間不斷擴大的矛盾的總爆發。
1945年,一位名叫班傑明·斯波克的醫生通過一本《嬰兒和兒童撫養通俗讀物》的書,告訴美國的家長們“對孩子要放手,不要把一些社會規範硬加給孩子,不能強迫孩子成為家長期望的某種人。要讓每個孩子儘量發揮他們的個性和潛力。”他的觀點在親職教育方面掀起了一場革命,徹底改變了傳統的親職教育方式。戰後出生的一代孩子基本上是在斯波克醫生的教育思想影響下成長的,因此也被稱為“斯波克醫生養大的孩子”。這批“斯波克醫生養大的孩子”具有這一代人的特徵:以自我為中心、獨立思考、個性張揚、反叛、不懂服從、不會適應,也不知道什麼是社會責任和生活的壓力。當他們走進大學,面對艱巨的課程和嚴格的職業訓練時;當他們進入大公司,親身感受到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和職場殘酷無情的競爭時,頓時感到難以適應!其中有一部分人仍然無法擺脫斯波克醫生的影響,依然強調快樂和自由是人生的中心,對來自社會的任何約束都認為是侵害了他們享受生活的權利。
發展背景
二戰結束後,美國經濟和科技得到迅猛發展,政治與軍事實力空前提高,成為全球超級大國。當時的美國人無不沉醉在所謂的“美國夢”中。戰後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一代人,到了60年代也不過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在一個空前富足的社會和舒適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缺乏父輩們在“大蕭條”和“二戰”中那些艱難經歷。他們無法理解,他們的父母乃至整個社會為什麼如此強調拚命工作和競爭。兩代人在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上出現了嚴重的隔閡。年輕人認為,美國現在已經如此富有,再拚命掙錢和無情競爭只會助長“物質崇拜主義”和“人情淡薄”的不良風氣。社會應該努力充實人的精神生活和滿足人的心理需求,不應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成純粹的商品關係,使生活變成無休止的奔波勞碌。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使戰後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明顯地傾向於技術和理性的力量。美國進入了一個由技術專家治理的時代,技術、理性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生活被簡單地理解為生存。雖然技術和理性具有不可忽視的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但是如果生活只被解釋為技術問題,只由理性的力量控制,一切“情感”——像麥克納馬拉說的那樣——都讓位於理性,那么,人類不是同時也失去了另外一層重要的、區別於機器和物的生存意義了嗎?主流文化同亞文化的矛盾和分歧就在這裡產生,因為一個靠技術專家治理的社會需要的是懂技術的工程師、有經驗的經理和銀行家、有專業知識的系統分析人員和計算機設計人員。這些受過專門訓練的技術人員是社會的骨幹,受到社會的重視,而那些從事人文社科類的人則受到社會的冷淡。人的需求在一味追求物質成就和技術崇拜的社會風氣中被忽略了。正像英國哲學家斯圖爾特·漢普謝爾指出的那樣,60年代青年人的造反是反對以理性的名義忽略人的價值和需求。
戰後,美國向後工業社會發展,權力的內涵從“資本”向“知本”轉移,也就是強調支配經濟活動的知識。經濟領域由於分工細化,要求每一個部門、每一種工作都有自身的一套學問和規律,這就要求年輕人在真正走上社會之前,必須在大學內經過多年的訓練才能掌握必要的職業技能,才能符合社會的需要。有人稱這種教育“其實是把年輕人訓練成工具,以適應各種奇形怪狀的官僚機構的要求:大公司的、政府的、軍隊的……”換句話說,社會需要的不是哲學家、文學家或社會學家,而是技術員。憤恨不平的人文社科類學生後來就構成了嬉皮士的主流。
美國大學教育至60年代提倡“自由教育”以來就面臨了危機。青年人不懂貝多芬,不知道康德的思想,也沒讀過《安娜·卡列尼娜》或《紅與黑》,他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為今後工作接受專門訓練。幾年大學教育培養出來的不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文化人”。大學沒有把教育和技能訓練區分開來。教育是使每一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個性和才能;而技能訓練只能讓人們按同一方法操作,按同一個模式思考,它淹沒人的個性。強烈不滿的嬉皮士們憤怒地喊出了自己的口號“走自己的路”。
嬉皮士對社會的不滿還表現在他們看不慣社會的虛偽。
年輕人所受的教育是要講究友愛、平等、自由和個人尊嚴至高無上。影視、小說、漫畫,乃至歌曲里表現的大體上是同一個主題: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是“自由”;友愛和尊嚴應重於競爭和成功。
然而,實際生活卻是另外一套。物質上的占有和享樂成為生活的第一目標。一個人穿什麼料子的衣服,開什麼牌子的汽車,住在哪個地區,上哪個大學,乾什麼工作,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尺度。
社會上存在的種種醜陋現象和政府美妙動聽的宣傳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年輕人看到的是社會分配不公,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種族矛盾日益突出;人際關係爾虞我詐,世態炎涼、麻木不仁的風氣盛行;政治氣象壓抑,麥卡錫主義肆虐;人權侵害普遍存在;民權運動慘遭暴力蹂躪;經濟上,大公司、大財團控制了國計民生。與其說美國是民主社會,倒不如說是由大公司、大財團主宰的社會。美國在世界各地的軍事滲透和政治控制勢頭受到遏制,干涉古巴失敗,陷入越南戰爭泥淖不能自拔。各方面的新對手不斷出現,核戰陰影時刻籠罩在美國人的心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越戰對“嬉皮士”的影響巨大。當年,嬉皮士們高呼著“詹森,你今天又殺死了多少美國青年!”的口號,在街頭舉行反越戰遊行。1964年,在芝加哥更是爆發了大規模的反越戰騷亂。這也是使嬉皮士的激進程度遠甚於5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主要原因。
美國社會主流卻不願正視這些問題。影視、正統漫畫仍是一派歌舞昇平,故事的結局依然是老一套的皆大歡喜。青年們開始發現所謂“傳統美國人美德”中的污點和“美國夢”的虛偽性。他們不得不懷疑心目中的黃金時代,其實是一個墮落的時代。他們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該為美國社會和自己尋找一種新的出路。在這種背景下,嬉皮士運動繼50年代“垮掉的一代”之後,成為美國社會一次新的反叛。
青年們繼承“前輩們”的反抗方式,用留長髮、吸大麻、穿著襤褸來表達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彷徨;主張博愛、和平、利他、反對暴力等反主流的理想主義。他們留長髮、穿奇裝異服,是為了嘲諷當時美國光潔整齊的形象,排斥美國社會及其觀點、立場,等於說:“我不願成為你和你所代表的觀點的附庸。” 嬉皮士們不參加工作,男女群居,裸體生活,共亨所得,過一種類似原始公社的生活;他們通過動輒數十萬人參加的大型搖滾集會、性愛集會等令主流社會側目的方式宣示自己的主張,衝擊傳統價值觀。
青年人的反叛行為之所以成為文化現象,而不僅僅是政治運動,是因為它所涉及的已遠遠超出政治原則的範疇。它關心的是自我意識的解放,即試圖改變自我、他人和社會在人們心中的基本概念。
嬉皮士運動作為反主流文化的重要一支,以其獨特的方式反對美國傳統的文化價值觀和權力機關。與當時的新左派運動、反戰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婦女解放運動一起,給美國社會,及至整個世界的政治理念、文化形態、生活方式,倫理道德帶來巨大衝擊,影響力持久深遠。
地下漫畫就是誕生在這樣一個時代大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