螻蛄的前足扁平,好象泥水工人使用的抹子一樣,前端生有銳利的尖爪,能用它在地下挖土掘隧道。到了冬天,它就鑽到地下深處越冬。在我國北方,特別是東北、西北地區,螻蛄越冬的時間都比較早。在南方江浙一帶,螻蛄的越冬時間,大約在十一月前後。到了來年春天,螻蛄就從地下爬出來,馬上開始建設它的“家園”。它順地面斜著向地下掘洞,能掘到三、四十厘米到一百多厘米的深處。它把這個洞作為它的“老巢”,白天藏在“老巢”里,夜裡就出來毀壞莊稼。
螻蛄除了修建它的“老巢”以外,還在地下挖掘從四面八方通到“老巢”的通道。因為它專門挑選鬆軟的土地進行挖掘,遇到堅硬的地方就讓開,所以它所挖掘的通道彎彎曲曲,好象是戰場上的“交通壕”一樣。如果它在土質鬆軟的農田裡挖掘通道,一分鐘就能夠挖掘20厘米長。
螻蛄對農業的危害是很大的,它在地下挖掘的時候,如果碰到作物的根部阻礙進路,它不分青紅皂白,一律用“牙齒”咬碎、切斷,大吃大嚼飽餐一頓。如果碰到的是馬鈴薯在前面擋路,它就邊挖邊吃,把馬鈴薯攔腰打通一個圓洞,繼續前進。螻蛄的食性很雜,幾乎所有的作物,它都吃,所以都受其害。作物幼小的時候,它不但咬斷嫩莖還吃掉種子;作物長大以後,它把根部咬成絲狀,凡是大量棲息螻蛄的被害田裡,因螻蛄在地下挖掘隧道,使作物的幼根和土壤分離,幼苗乾枯,以致農田缺苗斷壟。所以說螻蛄是地地道道、名副其實的地下害蟲,是一點兒不冤枉它的。
螻蛄對自己產卵的安排,顯得很有些“深謀遠慮”,在五、六月間,螻蛄經過長期越冬,需要大量取食,以備交尾繁殖。這正是春播季節,形成一年中第一個為害高潮。雌螻蛄把隧道裡面的一部分通路,開鑿成一個象大肚子酒瓶那樣形狀的空間,最寬敞的地方,約有三厘米寬,七厘米長,這個大肚子酒瓶形狀的地方,就是雌螻蛄在臨產前為它自己準備的“產房”。大肚子酒瓶的瓶口,緊貼在地面的表層。螻蛄把“產房”整修竣工以後,還要搬運一些腐爛了的雜草到裡面去,均勻地鋪在四周。大肚子酒瓶瓶口也用爛草塞住。這一切準備完以後,它就到了“預產期”,準備“臨產”了。它在“產房”里只產卵40—50粒,然後雌螻蛄就用泥土把隧道里的通路都堵死,目的是保護它產的卵和孵出的幼蟲的安全。
雌螻蛄產了卵以後,並沒有完事,還要“大興土木”。它要在“產房”外面的周圍地面上、距離“產房”二厘米遠的地方,挖成圈溝,好象是一圈“護城河”一樣。挖出來的泥土,都鋪蓋在“產房”的頂上,從地面上看,是一個直經五厘米的小土堆。這是為了使“產房”保暖、防熱和避免外來危險。
雌螻蛄產的卵大約經過十天左右,就孵化成和老螻蛄的相貌完全。樣的幼蟲。剛剛孵化出來的幼蟲為乳白色,逐漸變成褐色。三天以後,就有很強的活動能力了。鋪在“產房”四圍的爛草,可以給小螻蛄隨時充飢。這些事先儲備的腐爛雜草,在螻蛄獨立生活之前,足夠40一50隻小螻蛄食用。等到把“產房”里的“存糧”吃完以後,小螻蛄也已壯大成長起來,它們就破洞而出,自己挖掘隧道,從此開始了新的、獨立的地下生活。到了夏秋之交,它已經長成為成年的螻蛄了,每到夜晚,就在地下“唱”起那憂鬱、沉悶的“低音歌曲”。
在昆蟲的世界里,一生都過著地下生活的,只有螻蛄這一種。但是,它並不是不善於飛翔。夏季,它喜歡潮濕潤澤的地方,所以它產卵多集聚在水稻田埂、菜圃地內、沿小河的兩岸、灌溉渠道的兩邊、池塘、水坑等積水窪地附近“安營紮寨”。越冬的時候,卻要找尋乾燥的地方。它在十月左右,就離開“家園”,飛往適於它居住的地方;越冬以後,又飛往潮濕的地方,重建“家園”,產卵以後,就結束它的生命而死亡。它一生中,只有這兩次搬遷“家園”時候的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