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外文書名: A Study of William Faulkner's Novel Creation
叢書名: 上海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平裝: 29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806687459, 9787806687451
條形碼: 9787806687451
商品尺寸: 20 x 13.8 x 1.6 cm
商品重量: 381 g
品牌: 上海世紀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心理美學視域下對福克納小說創作的研究,對大師小說創作的隱含形式與內在機制等進行心理上的探索,並對其創作模式進行美學上的探討。
媒體評論
代序
觀察烏鶇的又一種方式:從文化心理層面看福克納的小說創作 (代序)
福克納曾借用華萊士·斯蒂文斯的一首詩《看烏鶇的十三種方式》(Thirteen Ways of Looking at a blackbird),來說明自己對小說之“真”的理解:“沒有人能夠直視真理,它明亮得讓你睜不開眼睛。我觀察它,只看到它的部分。別人觀察,看見的是它略有不同的側面。雖然沒有人能夠看見完整無缺的全部,但把所有整合起來,真理就是他們所看見的東西。這是觀看烏鶇的十三種方式。我傾向於認為,當讀者用了看烏鶇的所有十三種方式,真理由此出現,讀者就得出了自己的第十四種看烏鶇的方式。”“福克納的論述中也涉及了觀察視角和觀察對象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再一次借用福克納從斯蒂文斯那兒借來的比喻,略作別解,那么也可以把福克納本人比作一隻“烏鶇”。它從美國南方飛出,停落在批評家眾目睽睽的關注視線之中。它不是一隻羽色艷麗的鳳凰,而是一隻黑不溜秋的凡鳥,沒有歡快的鳴唱,但叫聲中充滿哀訴和不悅耳的雜音。人們從各個角度觀看它,解讀它,希望從這個物種中發現自然的印記、進化的遺痕、環境的侵蝕和生命的信息。
近些年來,福克納一直吸引著眾多學者和批評家的注意力。從深度和廣度上講,福克納研究已經超過了批評界對馬克·吐溫和海明威的關注。一種可以稱之為“福學”的跨文學的文化研究正在形成建立之中。人們從不同角度觀察“烏鶇”,雖然不見全鳥,但也各有發現。福克納研究論文和著作十分豐富,從馬克思、福柯、伯格森、盾姆斯的哲學理論人手的,從結構的、解構的、語言學的、美學的、心理的、種族的、女權的、歷史的、新歷史主義的、文化的、民俗的、生平的、技巧的、主題的、互文的、神話原型的等視角出發的,與《聖經》和希臘經典進行比較研究的各類討論,涉及了廣闊的人文研究領域。朱振武教授的研究獨闢蹊徑,討論的是通向各種闡釋背後的更加深層、更加本質的東西,即小說創作發生的心理動機:是何種作用於潛意識的心理力量,促使作家提筆作書,寫下那些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美國南方人的故事,而那些故事又該如何進行文化解讀,才能真正發現其埋藏在深層的含義。這是觀察烏鶇的又一種方式,為同類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範例。
福克納的作品已經超越了時空,超越了文學而成為人類文化遺產的寶貴的一部分。但是談到福克納,人們總是聯想到美國的南方。福克納出生在南方,在小說中寫的也是南方的人物、背景和事件。是南方的土地滋育他長大,塑造了他的性格。他非常熟悉南方的地貌、歷史和人民,他的生活習慣、思想方式和文化視野都與這塊不幸的土地相聯繫。南方的地理是遠離美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邊遠地區;南方的歷史是經歷過蓄奴制、南北戰爭和北方工業入侵的災難深重的歷史;南方的人民是受盡屈辱和壓迫的“另類”。福克納青少年時期,美國南方正經歷著劇烈的社會變遷和文化震盪。隨著蓄奴制的廢除和工業化、城市化的開始,南方的農業經濟正在瓦解,人口開始從鄉村向城鎮遷移。這種不可逆轉的變化出現的初始時期,這個傳統瓦解、人心浮躁的時刻,正是福克納小說的歷史背景。南方這個曾被門肯貶斥為“文學沙漠”的地區,隨著福克納的出現而出現了被人們冠之以“南方文藝復興”的文學繁榮。
……
目錄
觀察烏鶇的又一種方式:從文化心理層面看福克納的
小說創作(代序) 虞建華
abstract
導言
第一章 創作的心理動勢
第一節 自主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