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2007年,為使鹼蒿子燒制土鹼技藝不失傳,新湖農場專門請鹼蒿子燒制土鹼技藝傳承人——新湖農場四分場
六連的田希雲,將鹼蒿子燒制土鹼技藝全程進行演繹,農場拍成電視,並刻成光碟保存。據史料記載,新疆氣候乾燥,土質鹽鹼含量大,一種野生植物鹼蒿子耐鹼、耐旱,生命力極強,在鹼湖周圍和在鹽鹼斑上多星散或群集生長,可形成純群落,也是其他鹽生植物群落的伴生種。當地百姓發現鹼蒿子除當柴燒、漚肥外,還可燒制土鹼。而土鹼既可洗衣服、洗手、去油污外,還可與面手工捏製成灰面,人吃了灰面易消化。土鹼是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食用鹼所不能替代的。
原料
鹼蒿子嫩苗俗稱“狼尾(yǐ)巴條”、長成稱“鹼蒿”、“鹽蒿”,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圓柱形,高30~100厘米,花單生或2~3朵有柄簇生於葉腋的短柄上,呈團傘狀,花被於果期呈五角星狀,是典型鹽生植物。鹼蒿子性喜鹽濕,其莖葉肉質,葉內貯有大量的水分,故能忍受暫時的乾旱。種子的休眠期很短,遇上適宜的條件便能迅速發芽出苗生長。幼嫩時豬少食其葉,牛、馬大家畜一般不食。種子含油較多,可做肥皂、油漆。可用於印染、玻璃工業,是化學工業的原料。
非物質文化遺產
由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積澱和廣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它曾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它依託於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並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國家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文化遺產日”。至此,我國已經有了“文化遺產日”、“文化遺產標誌”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歌曲”等,對於增強全體民眾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將會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