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土莊
具體介紹
吐峪溝麻扎村,位於吐峪溝大峽谷南溝谷,是新疆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它分布在綠塔聳立的清真大寺四周,約有百十戶人家。這個村莊,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維吾爾族傳統和民俗風情。麻扎村的先民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黃黏土造房,集生土建築之大成,是至今國內一座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築群,堪稱“中國第一土莊”。
人們常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用維吾爾語交際,信仰伊斯蘭教,穿著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飾,走親訪友的主要交通工具依然是古典式的驢車代步。儘管這裡的人們生活不寬裕,但在這裡生活的老人、青年、兒童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平靜、自足、幸福的神情,給人以純樸、悠閒、與世無爭的美好印象。
徘徊在峽谷底處的村落中,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令人忘卻了都市的喧囂和人生的煩惱。那溪邊穿著鮮亮的民族服飾洗衣的婦女,那坐在古老的桑樹下頭戴花帽怡然自得地乘涼的白鬍子老人,那在如時光隧道的券頂窯房下散步的蒙紗老嫗,那跟著遊客追逐嬉鬧的天真可愛的維吾爾族兒童,只要進入視野,總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在麻扎村內保存有大量維吾爾民族的傳統民居,全是黃黏土生土建築,均是土木結構,有的是窯洞,有的是二層樓房結構,底層為窯洞,上層為平房,屋頂留方形天窗;有的窯洞是依山依坡掏挖而成,有的窯洞是用黃黏土土塊建成。其特點是經濟實惠、冬暖夏涼、造型美觀。家家戶戶由彎曲和深淺不一的小巷相連,即使從屋頂走也可達到串門的目的。
古老民居的門窗都很古樸,但又蘊藏了深厚的文化。門框上刻有各種紋樣的木雕門鐺,有花卉形狀、幾何形狀和果實形狀。窗框窗格上的紋樣也是多種多樣,都反映了個人的喜好。甚至從門窗的不同製作中,讓人推測出房屋主人過去的職業、愛好或地位。
麻扎村的先民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黃黏土造房,並採用了砌、壘、挖、掏、拱、糊、搭(棚)等多種形式,集生土建築之大成,是至今國內一座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築群,堪稱“中國第一土莊”。
吐峪溝千佛洞據調查,是吐魯番地區現存於高昌時期最早、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曾發現西晉元六年(296)的《諸佛要集經》寫本以及前秦甘露二年(360)沙門靜志寫的《維摩經義記》等佛典千佛洞窟密度大,種類較多,有禮拜教、僧房、講經堂、禪室。現存有編號洞窟46個,其中9個洞窟壁畫保存較好。溝東區東南第4號窟較為完整,存“廣毗大王”等幾處題記,字型與羅布淖爾晉簡書法完全一致。石窟分正方或長方兩種形制。
作正方形穹廬頂,中心設高壇基,四壁有弧度,與中原晉墓形制相近。窟頂畫蓮花,四周畫條幅,條幅中畫立佛之象。穹隆頂外四隅畫有千佛,分左、右、後三壁。壁畫分上、中、下三層,中層畫佛本生故事,上層畫千佛,粗線條畫人物輪廓,圖上有漢文題記;有的窟中央鑿出中心柱,有左右甬道,分前、後室。
窟頂有卷頂、套斗頂、穹窟頂等。壁畫題材主要是因緣佛傳圖、立佛、千佛、七佛、禪僧和本生、供養等。佛裝及所繪人物用墨線勾輪廓,具有中原北方地區石窟的某些特點。東南區4號洞窟開鑿時間較早,保存亦較好,窟內塑立佛像,繪坐旨、千佛及天王像等,並繪兩壁畫,側耳室尚存“僧知空”的漢文題記。
吐峪溝乾佛洞見證記錄了一段極不平凡的宗教興衰史,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洞內的石窟、壁畫是研究我國佛教文化、佛教美術史、建築史的歷史依據和實物資料,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吐峪溝霍加墓麻扎相傳建於伊斯蘭教創教之初,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此麻扎影響很大,朝拜者除新疆外,還有來自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和穆斯林教徒。
另外,在麻扎村內的清真寺是麻扎村人共同設計參與建造和施工的集體作品,它們既是宗教文化的產物,也是歷史文化的積澱,科考價值很高。
麻扎村藝術價值
歷史上人民民眾的藝術創作熱情一般都集中在宗教建築中,麻扎村也不例外。民居是維吾爾族生活的基本環境空間,是家庭的基本單元,是一家人最穩定的朝夕相處的生活必需品。特別對於生活在乾燥景觀色彩單調的沙漠戈壁中的人來說,家居必須與這種惡劣環境形成對比,因此,維吾爾民居相比其它民族民居更重視室內色彩、室內裝修、家俱與床上用品、家居陳設與家居飾物的選擇,即更具藝術性。因此,許多民居在壁龕設計、掛氈、天花彩畫、室內柱廊、石膏飾件上各具特色與創意。是色彩紛呈的個人創作空間,其藝術價值非常高。
另外,當地出土的文物,如舍利盒、彩陶、器皿等也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吐峪溝大峽谷南溝口東西兩岸山坡上現存的造型優美、鱗次櫛比、綿延不斷的古老民居,現存歷時最長的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無論是民宅還是千年前的佛窟,都是用黃土土坯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