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疳

土疳

土疳之名出《諸病源候。目病諸候。針眼候》。又名偷針、土疳、土瘍。相當於西醫所指的麥粒腫。具體詳見麥粒腫。

概述

土疳,中醫名,眼科疾病。

又名“土瘍”。指生長在胞瞼邊緣的小癤。多由風熱或脾胃熱毒所致。初起形如麥粒,微癢微腫。繼則赤痛拒按。相當於麥粒腫。

麥粒腫麥粒腫

以胞瞼邊緣或內或外紅腫熱痛,有形如麥粒樣小瘡癤為主要表現的病證。俗稱偷針 。針眼多單眼發生,偶有兩眼
同發或反覆交替發生者,多數患者數日後化膿,潰後腫消痛減而愈。
麥粒腫
針眼多因感受風熱毒邪,結於胞瞼;或過食辛辣厚味,脾胃蘊積熱毒,上攻於目引起。常見證型有:
① 風熱上攻型針眼。證見初起胞瞼癢痛不適,漸現紅腫,瞼緣有麥粒大小的硬結,壓痛,伴有頭痛,咽痛,舌紅苔薄白,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方用銀翹散等。
② 脾胃積熱型針眼。證見胞瞼紅腫,瞼緣硬痛,翻新胞瞼有灰黃色膿點,耳前腫痛,發熱便秘,舌紅苔黃,脈數。治宜清熱解毒,方用清脾散等。
外治初起可用金黃膏外敷。

名稱來歷

土疳之名出《諸病源候。目病諸候。針眼候》。又名偷針、土疳、土瘍。相當於西醫所指的麥粒腫。具體詳見麥粒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