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是家庭居室必不可少的臥具,大城市和南方的居民家家離不了床。以材料區分,有木床、竹床、棕床、鐵骨床、鋼絲床……不一而足;按製作工藝區別,有普通床、雕花床、裝飾床、鑲床……五花八門。現代家居中的床更是變著法兒出新,異彩紛呈,美不勝收。但是,在北方很多地方,特別是黃土高原地區的陝北,傳統習慣並不用床,而是用炕。城市的許多年輕人不知道炕是啥玩藝兒,那么有機會請到黃土高坡來作客,這裡到處都有窯沒洞式民居,家家有炕。
炕在嚴格的意義上,也是一種床。是窯洞內用磚石、土坯、泥灰砌築的固定式床位,通常要比移動式床大得多。炕的壘砌就地取材,靠窯洞內壁而建,長3米上下,寬1.8米左右,高0.7米多,呈長方體。炕內砌兩三條煙道,連通灶膛和煙囪,便於煙穿過。煙道上鋪蓋石板、黃土,炕面以膠土泥抹平。炕邊用磚石壘砌,上面安置石條或木質炕沿圍護,寬15厘米左右,高出炕面三四厘米。長方形炕面平平坦坦,乾透以後鋪炕席、毛氈、棉褥、炕單等,寬寬大大,坐臥十分方便。一孔窯洞內大多只設一盤炕,砌在後壁處叫“窯掌炕”,砌壁(或右壁)靠窗者叫“門前炕”。窯洞很大時也有兩者同時砌的。一般的炕晚間睡4-5人綽綽有餘。過去,窮苦百姓人家大人娃娃都合在一住一炕。
炕在建築窯洞時與鍋台灶膛、煙囪統一設計安排,砌成後除過大的翻修不再移動。它比竹木、金屬或其他材料製作的床簡陋,是人類最原始的床,要古老得多。人類始祖從樹上下地以後,最先居息在自然洞穴中,以後學會挖地搭棚、掘洞穴,席地居住。那時無所謂床,為防潮濕或冰冷,鋪些乾燥軟草就不錯了。以後覺得坐臥在離地面稍高一些的土台或石台上更舒坦方便一些,這就有了炕台的雛形,可是,最早它與為還是分離的。人們在不斷進化中,學會用火燒烤烹煮食物,也知道了用火取暖。以後慢慢學會把炕與灶台連起來,一舉兩得,灶可做飯燒水,炕可以取暖。因此,老祖先造字時就把“炕”的優點顯示出來了。炕的優點是修砌容易,造價低廉,冬暖夏涼,坐臥寬敞舒適,它出現之後在北方寒冷地帶沿用數千年,至今不衰,其實用性是顯而易見的。
古籍上專門講炕的文字不是很多,但總可以找到有關蹤跡。譬如宋代范成大的詩集《石湖集》中《丙午新正書懷》一詩中寫到:“穩作被炕如臥炕,厚載棉旋披毯。”宇文懋昭在《大金國志》中記載:“婦家無大小皆坐炕上”。古籍中有時也把“炕”寫作“坑”,如《舊唐書 高麗傳》199頁寫到:“冬月皆作長坑,下燃熳火以取暖。”這裡的“長坑”即“炕”,其用途說得明明白白,窯洞在先秦時代就出現了,炕的產生也不會很晚,到唐之前,北方早已普遍用炕了。當然,夏季人們追求涼快,則改用室外砌灶做飯,炕面則是很涼爽的。南方氣溫高濕度大的地區,人們需要的是乾爽涼快,因此沒有出現用“炕”的歷史,而發明了可移動的床榻,這是地域條件的因果。
炕在北方尋常可見,但貧富不等的家庭對其裝飾也不盡相同。貧窮之家土石壘砌,不多裝修,普普通通而已,富裕人家則注重炕楞(炕沿)、炕面、炕裙、炕圍裝飾。炕楞要選用上好整塊石條,細鑿打磨,刷墨黑和麻油浸潤,然後再擦拭拋光,使之黑油鋥亮,或採用硬質木料(如棗木、杏木,高貴用檀木)製作,打磨光亮,輕漆滲潤,木呈褚紅。筆者幼年見過米脂城內富紳家的一種炕,炕面用磨細的膠土、黃土加紙漿,按比例調泥抹平,加上紅顏料為底,乘濕鑲嵌蛋殼點綴的朵朵梅花,然後用桐油罩面,不鋪炕席之類,明光發亮,紅底白花,古色古香。陝北、晉北很多地方流行畫炕圍畫,在炕周圍壁上用黃色,一大半地或粉綠打底,以線條圖案圈出框線,框線內間隔劃長方格,繪上花鳥草蟲、松竹山或古典人物故事畫面,多寓意富貴吉祥,長住久安等等。近年農村修建新窯洞時注重裝修,不少人家的炕楞、炕圍用顏色協調的瓷磚飾面,有各種圖案在上面,美觀大方。城市人講究素雅,農村人講究艷麗,各有各的民俗心態。總之,城市或南方人特看重家居的床,而北方人則著意修飾炕,心同一理,情同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