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崗鄉

基本信息

簡介

土崗鄉位於延川縣城南45公里處,東臨黃河,與山西省隔河相望,南接延長。全鄉總土地面積132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60個村民小組。全鄉經濟以紅棗生產、種草養畜和黃河旅遊三大產業為主。全鄉林業面積62300畝,其中紅棗3.1萬畝(掛果9000畝),生態林3.13萬畝。

特色經濟

土崗鄉自古就有紅棗之鄉的美譽,現有紅棗經濟林3.1萬畝,掛果12000畝,每年產紅棗900噸。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及海內外,倍受消費者喜愛。

招商引資

――黃河文化旅遊項目黃河流經土崗,留下“天下奇觀”――乾坤灣、千年古窯、清水關等。中央美院教授靳之林先生多次實地考察之後,於2002年倡議並組織在延川召開民間剪紙研究會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年會,來自全國各地150名專家、學者、民間藝術家參觀黃河乾坤灣等名勝古蹟。省、市、縣黨政領導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先後多次考察,10多家新聞媒體多次專題報導。土崗鄉現以黃河文化資源為基礎,開發黃河文化旅遊項目。近年來投資400多萬元修通了4條旅遊專線53公里砂石化公路。投資12萬元新修清水關至會峰寨3米寬的黃河古道馬車路5公里;拓寬了環繞乾坤灣景點的3公里觀賞路面;開通會峰寨、鞋島、黃河石塌8公里人行便道;修築了乾坤灣觀賞台和安全護欄鐵繩,分別在8個景點設立標誌碑5塊。投資40萬元建成乾坤灣賓館(30孔窯),停車場演出場1個;投資14萬元修建土崗鄉文化站1處。

人文景觀

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黃河人文景觀,乾坤灣、碾畔灣、清水關、會峰寨、千年古窯、漢代夯土古城、戰國墓群、漢墓群等歷史遺址和“一斗谷”、“伏羲河”、“太極陰陽八卦”及女媧的美麗傳說,以及純樸的民間秧歌、口頭文學、民間剪紙、布堆畫、刺繡等民間藝術。這些與黃河、黃土交融形成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符合人們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心靈渴望,為華夏五千年黃河古老文化而震撼。這裡既可以感受到黃土文化風情,又可以領略到黃河獨特風光。

1、九曲黃河:到小程村登上聖覽山,秦晉兩岸山巒起伏,黃河古道蛐蜿穿行在黃土高原崇山峻岭之間。從伏羲河到清水關接連兩個“S”大轉彎,形成天下奇觀之¬――乾坤灣。黃河像一條巨龍咆哮著,衝出峽谷,掙脫束縛,直奔天際。
2、伏羲故居:伏義河山上有原始建築遺址。伏義河北部山灣河口是古代傳說的雷澤之地—雷家岔,此處地形險要,風光美麗,是延川八景之一。據傳雷家岔是雷神的出生之地,風華胥曾在這裡與雷神發生愛情,養育了民族文化始祖伏羲。
3、“天下黃河第一漂”:在伏義河乘船而下。黃河兩岸時而陡峭,時而平緩。陡峭處怪石嶙峋,似神仙遊離,似禽獸飛動,平緩處棗樹成林,炊煙裊裊,雞鳴犬吠不時傳來,遊船緩緩遠去,兩岸風光盡可領略,船行深水處,波浪翻滾,驚心動魄,使人心曠神怡。
4、古渡雄風:古渡清水關一盤古老的石碾死死地固守在黃河岸邊,訴說歷史的滄桑巨變。明清時期這裡是重大的物資集散地。當時這裡設有商鋪、客店、學堂、作坊,客商南來北往,絡繹不絕,尚存的儒雅風、萬里堂遺址仍然顯露出昔日的繁華。1936年毛主席率軍東征時曾在這裡留宿,在兩孔窯洞的牆壁留下部隊開會和學習時的筆記。
5、會峰寨:位於土崗鄉牛家山村,東臨黃河,西臨寨河深谷,北依牛家山懸崖,三面絕壁,西北與山脈相連,寨構奇特,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陝北遺存最完整的防禦工事。
6、民俗風情文化:悠久的歷史形成鮮明的窯洞文化,村民們至今仍然睡在土坑上,使用柴禾做燃料,做飯取暖。趕集時人們坐著驢拉車,悠閒自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