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中醫心理學

圖解中醫心理學

《圖解中醫心理學》,作者王米渠和謝靜濤 ,由暨南大學出版社於2007年出版。 本書適合學習與研究中醫、中醫心理學和喜好心理學的讀者朋友,亦可作醫學院校師生及臨床工作者溫故啟新、頌讀理解、形象教學、旁徵博引、探索研究之學術參考。

基本信息

作者王米渠,謝靜濤
ISBN:10位[7810797255] 13位[9787810797252]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1
定價:¥28.00 元

內容提要

本書圖文並茂,以133幅圖表為主體,分門別類地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透析,直觀、形象、高度地概括了發展中的中醫心理學。全書共15圖卷,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科概論、研究方法與中醫心理學史;第二部分為中醫心理學基礎內容,包括理論基礎、七情學說、陰陽心身發展學說、陰陽人格學說、陰陽睡眠學說、心理病機與四診心法;第三部分為中醫心理臨床,包括心神疾病的治療、養心調神、益智方藥;第四部分為陰陽思維說與中醫治學。
本書適合學習與研究中醫、中醫心理學和喜好心理學的讀者朋友,亦可作醫學院校師生及臨床工作者溫故啟新、頌讀理解、形象教學、旁徵博引、探索研究之學術參考。

作者簡介

王米渠,1945年4月出生於四川渠縣。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六項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以第一完成者獲得四項省部級科研獎。1981年畢業於中國中醫研究院,獲醫學碩士學位。現任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導,兼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導。首倡並建立“中醫心理學”與“中醫遺傳學”兩門新興學科,先後主持了全國第一至十一屆中醫心理學學術研討會,並先後出版《中醫心理學》、《中國古代醫學心理學》、《中醫心理學薈萃》、《中醫遺傳學》、《中醫分子生物學》等相關學術專著18種。發表論文1 78篇,其中SCI檢索15篇,被引用10次,中國科學引文索引48篇,被引用96次,在中國內地、港澳台、新馬泰、日本、歐美等國家或地區頗有影響力。

目錄

全書提示總圖
內容簡介
陳序
范序
第一圖卷 學科概論
圖表1-1 中醫心理學模式圖
圖表1-2 中醫心理學學徽與會徽
圖表1-3 中醫心理學學科名稱辨析
圖表1-4 中醫心理學發展戰略
圖表1-5 中醫心理學與中醫各科
圖表1-6 中醫心理學與發展中的新學科
圖表1-7 中醫閉合整體展開中的心理學意義
圖表1-8 中醫心理學在醫學模式中的意義
圖表1-9 日本漢方心身醫學
第二圖卷 研究方法
圖表2-1 中醫心理學研究的四個方面
圖表2-2 經典實驗與“陰陽實驗”
圖表2-3 中醫心理學研究問題的角度
圖表2-4 中醫心理學文獻的整理
圖表2-5 中醫心理學文獻的計量
圖表2-6 葉案胖瘦痰火的計量研究
圖表2-7 胖瘦痰火的臨床觀察
圖表2-8 中醫心理學史計量研究及發展趨勢外推
第三圖卷 中醫心理學史
圖表3-1 七情學說發展史
圖表3-2 近現代發展趨勢——“五波三曲”
圖表3-3 中醫心理學文獻一覽
圖表3-4 祝由科簡史
圖表3-5 心理治療史略
圖表3-6 後漢銅枝陶座搖錢樹
圖表3-7 玉免搗藥
圖表3-8 帛畫
第四圖卷 理論基礎
第五圖卷 七情概論
第六圖卷 七情各論
第七圖卷 陰陽心身發展學說
第八圖卷 陰陽人格體質學說
第九圖卷 陰陽睡眠學說
第十圖卷 心理病機與四診心法
第十一圖卷 心神疾病
第十二圖卷 養心調神
第十三圖卷 益智方藥
第十四圖卷 陰陽思維說
第十五圖卷 中醫治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