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磬 | |||||
拼音: | |||||
解釋: | 1.佛教法器名。用銅製成,形狀象缽。 |
相關詞條
-
鍾磬
鐘磬,是古代兩種重要的擊打樂器,編磬的出現朝代不晚於商。1935年在安陽侯家莊西北崗殷代大墓,曾出土過玉制編磬一組,計十三枚,就證明了這一點。
鐘磬 古人是如何保證編鐘的音響效果呢 -
泗濱浮磬
泗濱浮磬出自《禹貢·徐州》,意為“泗水邊上的可以做磬的石頭”,編磬用的石料,以古徐州的泗濱浮磬質地最好,這在我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禹貢》有明確的記載...
泗濱浮磬 特磬 詞語釋義 -
曾侯乙編磬
曾侯乙編磬是中國古代一種打擊樂器。由石磬編懸於架上,可擊奏旋律。常與編鐘相配,合奏“金石之聲”。曾侯乙編磬於1978年在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簡介 歷史記載 組成 特色 銘文 -
引磬
引磬,又稱擊子,《清朝續文獻通考》中稱雲磬,是藏、蒙古、納西、漢等族敲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全國佛教寺院和道教宮觀,尤以西藏、內蒙古、雲南、四川、青海、甘肅...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結構 演奏 -
磬[佛教法器]
,支那(中國)僧磬之制可知焉。”佛教的“磬”,大致有“圓磬”(即“大磬”)、“匾磬”、“小手磬”(即“引磬”)等三數種。“圓磬”有如缽狀,多用銅鐵...。--據佛教儀式須知(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編著)說:“‘圓磬’念誦所鳴,維那主之...
-
鍾磬[詞語釋義]
鐘磬zhōng qìng:1.鍾和磬﹐古代禮樂器;2.佛教法器;3.指鍾﹑磬之聲。
釋義 形制 文獻 演化 特色 -
銅磬
銅磬,壯、苗、瑤、侗等族敲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北和桂西南各地。
敲擊體鳴樂器 和尚用器具 -
磬口
磬口,臘梅品種之一,磬口梅花瓣較圓,色深黃,心紫色,香氣濃,因其花心紫色,又稱“檀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