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音樂比賽會

【國際音樂比賽會】國際性的音樂比賽大會,約有一百多個。有每年舉行,也有二年或幾年舉行一次。。比賽項目有:鋼琴、小提琴、聲樂、室內樂以及作曲等多種。經一輪、二輪比賽後,評比出各屆的獲獎者。

國際音樂比賽會】國際性的音樂比賽大會,約有一百多個。有每年舉行,也有二年或幾年舉行一次。。比賽項目有:鋼琴、小提琴、聲樂、室內樂以及作曲等多種。參加者按慣例先報名,待批准後,屆時在評選委員會即廣大觀眾面前表演指定的曲目與自選曲目。經一輪、二輪比賽後,評比出各屆的獲獎者,其中包括有大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四、五、六等獎以及特別獎、鼓勵獎、金牌獎、銀牌獎、獎狀、證狀、證書等等。
比較著名的有國際音樂比賽會有:
一、 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會;創立於1939年,每年舉行,比賽項目多達26個部門,每年比賽其中四、五項。
二、 維奧蒂國際音樂比賽會;創立於1950年,以義大利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維奧蒂(1755-1824)的名字命名,每年在義大利的維切利舉行。固定項目有鋼琴、聲樂、與作曲,輪換項目有小提琴、大提琴、管樂等。
三、 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會:亦稱“西德全國廣播網國際音樂比賽會”。創立於1952年,每年舉行,比賽項目多達26個門類。鋼琴、聲樂與室內樂是固定比賽項目,其他各項每年更換。
四、 伊莉莎白皇后國際音樂比賽會;曾稱“伊賽耶音樂比賽會”。1951年比利時,伊莉莎白皇后創立於布魯塞爾。每年舉行,按第一年鋼琴、第二年小提琴、第三年作曲等的順序進行比賽。參加人數不論多少,預定第二輪只24人,第三輪只12人並評審出第一至第十二的名次。
五、 羅恩•蒂博鋼琴和小提琴國際音樂比賽會;1943年由法國兩位演奏家馬格里特•羅恩(1878-1966,鋼琴)&雅克•蒂博(1880-1953,小提琴)在巴黎創立。以前三年比賽一次,1949年起改為每兩年一次,每次都以鋼琴和小提琴為比賽項目。
六、 國際蕭邦鋼琴作品比賽項目:1927年創立,為紀念蕭邦而舉辦,地點在華沙,每五年舉行一次。
七、 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會:1958創立,在莫斯科每四年舉行一次。第一屆只鋼琴和小提琴兩項,以後增設大提琴和聲樂,目前以上述四項為比賽項目,曲目以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為主,獎次共分八等。
八、 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會:1935年為紀念亨利•維尼亞夫斯基(1835-1880)誕生100周年由他的外甥阿達姆•維尼亞夫斯基發起在華沙舉行了首屆比賽。比賽項目分演奏、作曲和樂器製作三個方面。每五年舉行一次,一般都在波蘭的波茲南市舉行。
九、 布索尼(義大利作曲家、鋼琴家,1866-1924)國際鋼琴比賽會;
十、 利茲(英國)國際鋼琴比賽會;
十一、 克拉拉•哈斯基爾(羅馬尼亞鋼琴家,1895-1960)國際鋼琴比賽會;
十二、 帕格尼尼(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1782-1840)國際小提琴比賽會;
十三、 西貝柳斯芬蘭作曲家,1865-1957)國際小提琴比賽會;
十四、 弗萊什(匈牙利小提琴家,1874-1944)國際小提琴比賽會;
十五、 卡拉揚國際指揮家比賽會;
十六、 貝桑松國際指揮家比賽會;
十七、 威爾第(義大利作曲家,1813-1901)國際聲樂比賽會;
十八、 雷本特立特國際音樂比賽會;
十九、 布達佩斯國際音樂比賽會;
二十、 艾涅斯庫(羅馬尼亞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揮家、鋼琴家,1881-1955)國際音樂比賽會;
二十一、 巴黎國際六弦琴比賽會;
二十二、 日本國際音樂比賽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