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復旦博學·金融學系列”之一。全書共分十章。第一章在討論了國際企業的運營環境之後給出了國際金融管理學的框架;第二章論述了國際企業進行投資、融資和資產管理所面臨的金融環境;第三、第四章介紹了在國際金融管理學中居重要地位的匯率問題;第五和第六章闡述了國際企業營運資本的存量和流量管理;第七章介紹了國際企業的資本結構;第八章和第九章論述了國際金融管理的兩大重要內容——長期融資管理和直接投資管理;第十章闡述了國際企業財務分析的特點和方式。
作者簡介
朱葉,男,1963年9月生,江蘇崑山人。1981年9月進入復旦大學,先後在管理學院和經濟學院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國際金融系副教授、副系主任。長期從事微觀金融的教學和科研,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司財務學,著有《資產重組與併購》、《金融市場學》、《公司財務學》、《商業銀行會計》、《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等專著和教材。發表論文20多篇。
目錄
第一章總論第一節國際企業以及運營環境
第二節國際金融管理學框架
第二章國際企業的金融管理環境
第一節國際資本流動
第二節國際金融市場
第三節貨幣期貨與期權
第三章匯率行為
第一節政府對匯率的影響
第二節國際套利與平價條件
第三節通脹、利率和匯率的關係
第四章匯率風險管理
第一節匯率預測
第二節匯率風險的計量
第三節交易風險管理
第四節經濟風險與會計風險管理
第五章國際營運資本存量管理
第一節短期資產管理
第二節短期負債管理
第六章國際營運資本流量管理
第一節國際營運資本的轉移計畫
第二節國際營運資本的轉移方式
第七章國際企業資本結構
第一節資本結構基本理論
第二節國際企業資本結構
第八章長期融資
第一節國際長期融資方式
第二節國際企業長期融資決策
第九章國際直接投資
第一節國際直接投資概述
第二節國際資本預
第十章國際企業財務分析
第一節財務資料的閱讀與理解
第二節會計分析
第三節財務分析方法
序言
國際金融管理學(InternationalFinannceManagement)屬於公司財務學(CorporateFinance)範疇。公司財務學與投資學和金融市場學具有血緣關係,它們遵循的基本概念或方法是一致的,它們是微觀金融學三個重要的分支學科。在西方,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形成比較規範的理論,馬柯維茨的投資組合選擇理論和莫迪利亞尼和米勒的MM理論是現代公司財務學的發端。隨著公司財務學研究方法的改進和豐富,現代公司財務學理論得到迅速發展。資產管理、融資決策以及投資決策構成了公司財務學的基本內容。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和成熟,企業越來越依賴於金融市場。20世紀70年代以後,企業經營和金融市場逐漸國際化,以國際企業為主體的公司財務學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匯率、稅制差異、國際營運資本轉移、資金凍結等因素被引入公司財務學領域,使公司金融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也使以國際企業為主體的國際金融管理的環境更為複雜。匯率等因素的變化對國際企業的投資決策、融資決策和資產管理將產生重大影響。在匯率等因素易變的條件下,國際企業的投資決策、融資決策以及資產管理構成了國際金融管理學的主要內容。因此,國際金融管理學是公司財務學的延伸,同時,與國際投資學、國際金融市場學關係密切。
在西方,微觀化是金融學的重要特徵,這對我國金融學教學產生了衝擊。為此,我校金融學專業在課程設定方面作了大膽的嘗試,增加微觀金融學方面的課程,並著力進行教材建設。
文摘
國際企業的形成和發展19世紀末以來,國際經濟交往格局先後發生了兩次變革。第一次變革發生在19世紀末,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國內有利可圖的投資市場不足的情況下出現了大量的過剩資本,資本家便將這些過剩資本大量轉向國外,使國際經濟聯繫在國際分工和商品交換基礎上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國際交往中的主角--國際貿易開始讓位於資本輸出。絕大部分輸出資本是通過中間渠道投向其他國家,即以間接投資為主。第二次變革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資本輸出的形式發生了新的裂變,對外直接投資替代了對外間接投資。由於對外直接投資引發經營國際化以及壟斷資本的擴張,因此,國際企業成了戰後對外直接投資的主體。國際企業的大量湧現已成為二戰以後國際經濟中突出的現象。
20世紀80年代起,全球所有的開放經濟都捲入了全球化的浪潮。隨著國際企業的大發展和以信息技術為主的高科技的迅猛發展,各國經濟的依存度日益提高,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動的各種障礙日益減少,全球經濟一體化進一步得以發展。由此引發了以下世界範圍內的變化:私有化大規模的推行,信息技術革命,公司收購兼併此起彼伏,第三世界國家紛紛採取自由市場經濟政策,越來越多的國家遵循全球市場經濟苛刻的行為原則和標準。世界經濟競爭環境由此發生巨大的變化,身處變革中的國際企業必然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第一,經濟一體化推升了全球性的價格與服務的競爭水平,使國際企業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美國之所以比別的國家更能適應世界經濟的秩序與要求,主要是其更為開放的經濟環境推動了美國企業積極面對競爭,而不是迴避。面對國內國外的競爭壓力,包括IBM、GM、Coca-Cola等在內的美國著名國際企業為了擴大其市場份額,已經完成了公司再造、新技術的投資以及市場戰略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