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儲備需求

國際儲備需求的含義
國際儲備需求是指為了獲取所需的國際儲備而付出一定代價的願意程度,具體而言,它是指持有儲備和不持有儲備的邊際成本二者之間的平衡。

影響國際儲備需求的因素
1.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等於進口品投資收益率與持有儲備仔細的收益率差額

2.外部衝擊的規模和頻率。

3.政府的政策偏好。

4.一國國內經濟發展狀況。

5.對外交往規模。

6.借用國外資金的能力。

7.該國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所處的地位。

8.各國政策的國際協調。

國際儲備需求的管理
一、國際儲備需求管理的內涵
國際儲備需求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在特定條件下,願意而且能夠獲得(並持有)國際儲備資產的量。

國際儲備的需求管理,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第一是數量管理,第二是幣種管理。數量管理講的是一國應保持多少儲備才算合理,幣種管理講的是怎樣搭配不同種類的儲備貨幣,才能使風險最小或收益最大。

二、國際儲備需求數量管理
如上所述,國際儲備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獲得國際儲備、持有國際儲備都是有成本的,過多的儲備還會影響本國經濟的發展。

(一)國際儲備需求的相關概念

與國際儲備需求相關的概念有:最適度國際儲備量;最低限國際儲備量;最高限國際儲備量;保險國際儲備量;經常國際儲備量;國際儲備需求目標區。

(二)、影響國際儲備需求的因素

從實踐上看,國際儲備需求經常在變化(這種變化包括“中心”、“上限”和“下限”的變化)。制約國際儲備需求變化的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對外貿易狀況

(1)對外貿易規模

(2)貿易條件及競爭力

2.調節體制特性

(1)調節機制的特點

(2)調節手段的選擇偏好

(3)調節速度的選擇偏好

3.國家的經濟狀況

(1)經濟結構狀況

(2)進出口商品的供求彈性

(3)借債能力

(4)經濟發展水平

4.外經貿的管理體制

(1)外匯管制

(2)外貿管制

三、國際儲備需求的幣種管理
一國對國際儲備的管理,除了在量上將國際儲備保持在最適度水平上外,還需要在質上擁有一個適當的國際儲備結構,尤其是各種儲備貨幣的構成。這具體包括儲備貨幣種類的比例安排和儲備資產流動性結構的確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