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作為全球地質研究最高級別的會議,由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國際地層委員會以及國際侏羅紀地層分會發起的“國際侏羅紀大會”,每四年舉辦一次,至今已經在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加拿大、義大利和波蘭等歐美國家成功舉辦了七屆,是地球科學領域頗具影響的國際性盛會之一。在2006年9月14日結束的“第七屆國際侏羅紀大會”上,經過大會申辦陳述和公開投票,中國四川省射洪縣以高票戰勝另外一個競爭申辦國家印度,獲得2010年“第八屆國際侏羅紀大會”主辦權,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為主辦單位,四川射洪將成為本次國際盛會的承辦城市。這是該會議自1984年首創以來第一次在亞洲的主辦。第九屆國際侏羅紀大會將於2014年在印度·拉賈斯坦邦(Rajasthan)齋浦爾(Jaipur)舉辦。第八屆國際侏羅紀大會
2010年8月在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明星鎮中華侏羅紀公園龍鳳峽風景旅遊區召開的“第八屆國際侏羅系大會”是繼2006年波蘭克拉科夫第七屆侏羅系大會之後,世界侏羅紀地質科學研究領域的又一次盛會,也是該大會首次在亞太地區舉辦。會議以“海相和非海相侏羅系”為主題,關注全球侏羅紀地球科學研究的新發現和新進展。除了開展一系列學術研討外,還將組織中國和泰國的海相和陸相侏羅系(含三疊系和白堊系)的會前和會後野外地質考察。大會由國際地球科學聯合會、國際地球科學計畫委員會、國際侏羅紀地層分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發起,由中國科學院、國土資源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四川省遂寧市人民政府和射洪縣人民政府聯合承辦。
會議討論的科學專題包括:侏羅系岩石地層學、生物地層學、年代地層學、磁性地層學、古生物學、沉積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煤炭和石油地質學、同位素地質學、重大地質事件、古地理古氣候與古環境、古大氣碳循環、礦產和能源資源,以及地質公園和博物館科普教育等諸多方面。會議期間,國際侏羅紀地層分會將召開全體大會,國際地球科學計畫IGCP506項目也將召開工作組會議。
主辦和籌辦單位
【發起單位】國際地球科學聯合會
國際地球科學計畫委員會
國際地層委員會侏羅紀地層分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主辦單位】
國土資源部
中國科學院
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四川省國土資源廳
四川遂寧市人民政府
四川射洪縣人民政府
【協辦機構】
中國古生物學會
中國地質學會
全國地層委員會
中國石油學會
中國地質科學院
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中國地質調查局
中國地質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重慶自然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石化勘探開發研究院
國際學術委員會
主席 | 國家/機構 |
---|---|
Palfy J. | 匈牙利自然博物館 |
委 員 | 國家/高校/機構 |
---|---|
Boughdiri M. | 突尼西亞Bizerte理工大學 |
Chellai El H. | 摩洛哥阿亞德大學 |
Fürsich F. T. | 德國維爾茲堡大學 |
Hesselbo S. | 英國牛津大學 |
Hirano H. | 日本早稻田大學 |
Jenkyns H. | 英國牛津大學 |
Lucas S.G. | 美國新墨西哥自然科學博物館 |
Marquez-Aliaga A. | 西班牙Valencia大學 |
Matsuoka A. | 日本新瀉大學 |
McElwain J.C. |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 |
Meesook A. | 泰國礦產資源部地質研究所 |
Melendez G. | 西班牙Zaragosa大學 |
Morton N. | 國際侏羅系分會前主席 |
Ogg J. | 美國普渡大學 |
Olsen P.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
Pavia G. | 義大利Torino大學 |
Pienkowski G. | 波蘭地質研究所 |
Popa M. |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 |
Riccardi A. | 阿根廷國立La Plata大學 |
Smith P. L. |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
Soussi M. | 突尼西亞理工大學 |
Thevenard F. | 法國里昂第一大學 |
Vajda V. | 瑞典倫德大學 |
Wierzbowski A. | 波蘭華沙大學 |
Wimbledon W. | 英國Bristol大學 |
Zakharov Y. D. |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地質研究所 |
沙金庚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史曉穎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季 強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孫 革 | 瀋陽師範大學/吉林大學 |
徐 星 |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
楊振宇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鄧勝徽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王永棟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科學指導委員會
主席 | 國家/機構 |
---|---|
顧知微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委 員 | 國家/高校/機構 |
---|---|
Hallam A. | 英國伯明罕大學 |
Warrington G. | 英國地質調查局 |
Enay R. | 法國里昂第一大學 |
孫 樞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李廷棟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殷鴻福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周志炎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任繼舜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朱日祥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 |
賈承造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柴育成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范蔚茗 | 中國科學院資環局 |
金之鈞 | 中國石化勘探開發研究院 |
董樹文 | 中國地質科學院 |
劉敦一 | 國際地球科學計畫中國國家委員會 |
王成善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陳丕基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劉本培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王思恩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張師本 |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
中國組委會
名譽主席 | 機構 |
---|---|
汪 民 | 國土資源部 |
丁仲禮 | 中國科學院 |
魏 宏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主 席 | 機構 |
---|---|
沙金庚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副主席 | 機構/高校 |
---|---|
陳曉寧 |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 |
常 旭 |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與科學技術局 |
黃潤秋 | 四川省政協、成都理工大學 |
楊 群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薛 康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胡昌升 | 四川省遂寧市人民政府 |
委員 | 高校/機構 |
---|---|
萬曉樵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王海峰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田 俐 |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四處處長 |
付碧宏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
任 東 | 首都師範大學 |
劉德福 | 四川省遂寧市人民政府 |
孫春林 | 吉林大學 |
孫柏年 | 蘭州大學 |
許懷先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陰家潤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宋光齊 | 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
張鴻翔 |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與科學技術局 |
李 奎 | 成都理工大學 |
李繼江 |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地質環境處 |
肖加飛 |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
袁小虹 |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地質環境處 |
周 新 | 四川省射洪縣人民政府 |
周少平 |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與科學技術局 |
周忠和 |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
歐陽輝 | 重慶自然博物館 |
姚玉鵬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 |
姜寶玉 | 南京大學地球與工程學院教授 |
姚華舟 | 中國地質科學院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 |
駱耀南 | 四川省地質調查局 |
徐志文 | 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 |
彭平安 |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童金南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舒良樹 | 南京大學 |
謝小平 | 曲阜師範大學 |
秘書長 | 機構 |
---|---|
王永棟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副秘書長 | 機構 |
---|---|
蔡華偉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蔡 民 |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五處副處長 |
袁仲文 | 四川省遂寧市人民政府 |
劉 靜 | 中共射洪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 |
學術秘書 | 機構 |
---|---|
泮燕紅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學術活動計畫
會議的主題為“海相與非海相侏羅系”,分為以下學術討論專題,包括:● 海相與非海相侏羅系的界線和層型(IGCP506);
● 生物地層學、層序地層學、同位素地層學、以及磁性和旋迴地層學;
● 侏羅紀生物多樣性和演化;
● 沉積相、古環境以及生態系統重建;
● 構造格局與古地理演化;
● 侏羅紀的古氣候與古大氣碳循環;
● 重大生物和地質事件:地層記錄、成因和機制;
● 侏羅紀沉積礦產以及油氣和煤炭等能源資源;
● 侏羅紀地質公園和博物館-在地質遺蹟保護和公共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