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2個第113軍。
一、第30師和太原保全團等組成的第113軍
![國民革命軍第113軍](/img/e/67d/nBnauM3X3YTO3cDNyYzMwETM5QTMxkDM5ADOzQTNwAzMxAzL2M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二、第331師、第332師組成的第113軍
1949年8月,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因第114軍編制員額不足,將其番號撤消。原轄的第331師、第332師編入新組建的第113軍,羊仁安任軍長。由於此時第331師、第332師所屬部隊僅有少量兵員,編制不全,同年12月,該軍番號撤消,所屬第331師、第332師編入新組建的新編第1軍。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2個第113軍。第30師和太原保全團等組成的第113軍和第331師、第332師組成的第113軍。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2個第113軍。
一、第30師和太原保全團等組成的第113軍
二、第331師、第332師組成的第113軍
1949年8月,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因第114軍編制員額不足,將其番號撤消。原轄的第331師、第332師編入新組建的第113軍,羊仁安任軍長。由於此時第331師、第332師所屬部隊僅有少量兵員,編制不全,同年12月,該軍番號撤消,所屬第331師、第332師編入新組建的新編第1軍。
在國民黨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5個第19軍分別是:一、浙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二、陝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三、桂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四、粵...
類型 成立信息在國民黨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國民革命軍第30軍:奉軍郭松嶺部組成的第30軍,西北軍吉鴻昌部組成的第30軍,第113軍改編的第30軍。國...
三個軍隊 郭松嶺部 吉鴻昌部 113軍改編 基本信息秦慶武(1903—1937),湖南瀏陽人,1926年隨湘軍編入國民革命軍三十五軍二師,參加北伐戰爭。後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0軍19師113團團長。193...
人物生平 主要事跡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於1937年9月1日在淞滬戰場組建,由第51師、第57師和58師組成,全軍共3.2萬人。曾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
歷史沿革 歷任軍長 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 軍歌國民革命軍第51軍,前身是北洋軍閥吳佩孚部第18混成旅。1933年2月,根據國民黨軍隊的編制序列,進入關內的東北軍統一改編為4個軍。原東北軍第1軍改編成...
組建歷程 抗戰表現 兩次覆滅 最後歸宿國民革命軍第114軍成立於1948年12月,沈策任軍長,隸屬西安綏靖公署。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於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組建,曾有“抗日鐵軍”的稱號。國民黨黃埔系五大主力之首。
大概介紹 軍歌歌詞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 ,北伐時期又稱“黨軍” ,由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創設領導,同時效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1947年“行憲”前改為“中華民國國軍”...
初期歷程 新軍閥混戰時期 抗戰時期 內戰時期 軍隊派系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於1937年9月1日在淞滬戰場組建,由第51師、第57師和58師組成,全軍共3.2萬人。曾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
歷史沿革 歷任軍長 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 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