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國民志願服務團(Rashtriya Swayamasevak Sangh,簡稱RSS)。1925年,國民志願服務團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那格浦爾市成立,創始人為K·B·海德戈瓦。當時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矛盾日趨激烈,再加上馬哈拉施特拉是印度教教派情緒最狂熱的地區,因此這個組織一成立,就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和極端主義性質。他們的宗旨是“保護印度教的民族、宗教和文化,促進其全面發展,進而復興古代印度教國家”。
該組織除進行合法的政治鬥爭外,並不排除暴力鬥爭形式,因此非常注重發展青少年成員,並對他們實行半軍事訓練。國民志服務團在各大城市大量招收中學生,設定訓練營地,對十歲以上的成員進行集訓。集訓期間,要求這些人過苦行生活,練習摔打格鬥,使用刀槍棍棒等。因此,人們稱這個組織為準軍事組織。
目前,該組織的總部設在那格浦爾,它在印度各地的分會有3.5萬多個,擁有200多萬會員,是印度最有影響的教派組織。其內部實行嚴格的家長制統治,要求信徒具有鐵的紀律,絕對服從領袖意志。另外,各級領導也必須關心和體貼自己的成員,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所有成員必須統一著裝:身穿白色上衣,黃色短褲,頭戴黑色小帽。橘黃色三角形旗為本派的標誌。
其特點
1940年創始人海德格瓦去世,由M·S·戈爾瓦卡繼任領袖。戈爾瓦卡是“印度教國家”論的積極倡導者和鼓吹者,他在擔任國民志願服務團領袖期間竭力宣傳印度教極端主義,對印度宗教衝突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1947年印巴分治前後印度教與穆斯林的大規模流血衝突中,國民志願服務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48年2月,由於該組織成員暗殺了聖雄甘地,印度政府宣布它為非法組織。1949年7月,該組織與政府達成協定,保證今後不介入政治鬥爭,只從事宗教和文化活動,因而才恢複合法地位。沉寂多年以後,國民志願服務團到了六十年代又逐漸活躍起來。
1966年11月,為了反對穆斯林宰殺印度教聖物——母牛,國民志願服務團與另一個印度教組織——人民同盟聯合起來,共同發起了禁止宰牛運動,鼓動成千上萬的教徒湧入首都德里,遊行示威,要求政府通過法律禁止宰牛。八十年代,由於國際伊斯蘭運動的興起。
該組織為了振興印度教,又與其他組織配合,在印度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重建羅摩廟”、“恢復羅摩盛世”的運動。這場運動導致1992年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一次大規模暴力衝突,即所謂的“廟寺衝突”。
相關人物
戈爾瓦卡(Madhava Sadahiva Golwalkar ,1906—1973)是教派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的領袖,亦是印度教極端主義的另一個積極鼓吹者。
1906年2月19日戈爾瓦卡出生於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那格普爾市。1928年畢業於貝拿勒斯的印度教大學,獲科學碩士學位。1930—1933年在該校任教。1937年,為了探索人生的意義,去加爾各答參加了羅摩克里希那傳教會。後回到家鄉那格普爾,加入國民志願服務團。
1940年,該組織的創始人海德格瓦去世,他被指定為繼承人。從1940年至1973年,他一直擔任國民志願服務團的主要領導人。在這三十多年中,他竭力通過這個社團宣傳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思想。主要著作有:《我們或我們特定的民族性》(1939年)、《思想集成》(1966年)、《戈爾瓦卡大師講演錄》(七卷,1974—1981年)。
戈爾瓦卡主張,重建印度的關鍵,在於復興印度教的古代傳統,建設一個強大的印度教國家。他把印度教的各種社團,尤其是國民志願服務團,看作是建設印度教國家的主要工具。在他看來,要復興印度教,就必須教育廣大印度教徒,力求把印度教中不統一的東西統一起來,把被人破壞的東西重新建立起來。在這個過程中,要發揮各個社團組織的積極性,一步一步地恢複印度教的優良傳統,使每個信徒都具有大無畏的勇氣和忘我的獻身精神,最終建立一個強大的印度教的印度。
戈爾瓦卡擔任國民志願服務團的領導三十餘年,他一直把這個組織當成鼓吹“印度教國家”論的陣地和工具。另外,他的宣傳主要是在五、六十年代,即印度獨立之後正需要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時候,因此這種理論必然會對印度社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和衝擊。
相關新聞
印右翼組織稱中國侵占印領土 呼籲抵制一切中國貨
2011年3月14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印度國內影響較大的印度教教派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縮寫RSS)日前召開年度大會,呼籲國民“抵制一切中國商品”。該組織聲稱,中國正在幾個領域對印度發動一場影子戰爭,包括侵占印度領土、支持納薩爾武裝等反政府勢力等。在經濟上,中國商品則“滲透進印度”,“對印度的製造業、安全、健康以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據印度報業托拉斯等媒體報導,“國民志願服務團”12日結束為期3天的年度大會。會上通過兩項決議。第一項決議對印度廣泛存在的腐敗現象表示“嚴重關切”,指責印度本屆議會出現的腐敗案“每天都在玷污國家的形象和聲譽”。
第二項決議是關於防範中國。決議聲稱,“有多種威脅來自中國,印度政府對中國具有威脅性的策略反應乏力。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侵犯印度邊界抱以漫不經心的態度並一再給予否認……沒有揭露中國的擴張主義和具有帝國主義性質的軍事調動,這將嚴重損害我們的國家利益。”
該組織執行委員拉姆·馬德哈夫賈表示,最近的一些事態發展暴露出中國“不守信義”。比如,中國指責印度侵占其領土,擅自將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標到印度版圖外,還給“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的印度公民發另紙簽證。2009年11月,在中國軍隊的反對下,由印度政府支持的全國農村就業保障計畫在拉達克修建公路的項目被迫停止。“實際上是中國侵占我們在該地區的領土,修建了54公里長的道路用於軍事目的”。
鑒於上述情況,該組織呼籲印度政府重申印度議會1962年的決議,收回“被中國占領的每一寸領土”,採取有效措施迅速升級軍事基礎設施,“重點加強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大會還呼籲禁止中國製造業在印度市場自由運營,禁止中國玩具、手機、電子產品等進入。該組織在最終決議中呼籲:“希望政府嚴肅認真地解決中國通過貿易和商務渠道滲透到印度體系當中的問題。作為一種愛國主義的表現,所有印度公民都應抵制使用中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