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獼猴保護區

國家獼猴保護區

國家為了保護珍貴和瀕危動、植物以及各種典型的生態系統,保護珍貴的地質剖面,為進行自然保護教育、科研和宣傳活動提供場所,並在指定的區域內開展旅遊和生產活動而劃定的特殊區域的總稱。保護對象還包括有特殊意義的文化遺蹟等。

獼猴

是我國常見的一種猴類,體長51~63厘米,尾長20~32厘米。體重4~12千克左右。頭部呈棕色,背上部棕灰或棕黃色,下部橙黃或橙紅色,腹面淡灰黃色。鼻孔向下,具頰囊。臀部的胼胝明顯。

鑑別特徵

最常見的一種猴。個體稍小,顏面瘦削,頭頂沒有向四周輻射的漩毛,額略突,肩毛較短,尾較長,約為體長之半。四肢均具5指(趾),有扁平的指甲。其身上大部分毛色為灰黃色灰褐色,腰部以下為橙黃色,有光澤,胸腹部的腿部的灰色較濃。不同地區和個體間體色往往有差異。面部、兩耳多為肉色,臀胝發達,多為紅色肉紅色,雌猴色更赤,眉骨高,眼窩深,有兩頰囊,雄猴身長55~62cm,尾長 22~24cm,體重8~12kg,雌猴身長40~47cm,尾長工8~22cm,體重4~7kg。

我國是獼猴資源的富產國,60%以上的省(區)都有出產,雖然分布不均、分布區不連續,但分布面積仍相當廣。據近年來各地對獼猴資源不完全的估算統計綜合,目前我國的獼猴數量約20萬隻左右。其中主要產區之一的廣東省約1萬隻;廣西約3-5萬隻;貴州約3-5萬隻;雲南約5-6萬隻;其它地區共約 3-4萬隻。從一些地區的調查結果分析,目前獼猴資源最多僅及四五十年前的20-30%。以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河南等地的猴源下降最甚,許多地區甚至連猴跡都斷絕多年了。

在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獸類》中被列為易危種。

生長環境

多棲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溝谷和江河岸邊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屬群居性動物,一般都有十數頭或數十頭集群生活,猴群大小與棲息地環境優劣而有別。繁殖和缺食季節,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動範圍也較大。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山林區或石山上,毛長能耐寒。

簡介

又稱“自然禁伐禁獵區”(sanctuary),自然保護地(nature protected area)等。自然保護區往往是一些珍貴、稀有的動、植物種的集中分布區,候鳥繁殖、越冬或遷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飼養動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緣種的集中產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態系統;也常是風光綺麗的天然風景區,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地質剖面、化石產地或冰川遺蹟、岩溶、瀑布、溫泉、火山口以及隕石的所在地等。

自然保護區是一個泛稱,實際上,由於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備的條件不同,而有多種類型。按照保護的主要對象來劃分,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生物物種保護區和自然遺蹟保護區3類;按照保護區的性質來劃分,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科研保護區、國家公園(即風景名勝區)、管理區和資源管理保護區4類。不管保護區的類型如何,其總體要求是以保護為主,在不影響保護的前提下,把科學研究、教育、生產和旅遊等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它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都得到充分展示。

截至2003年底,我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有226處。到2005年3月,加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的自然保護區有:武夷山、鼎湖山、梵淨山、臥龍、長白山、錫林郭勒、博格達峰、神農架、茂蘭、鹽城、豐林、天目山、九寨溝、西雙版納等26處。

世界各國劃出一定的範圍來保護珍貴的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已有很長的歷史淵源,但國際上一般都把1872年經美國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護區。20世紀以來自然保護區事業發展很快;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世界範圍內成立了許多國際機構,從事自然保護區的宣傳、協調和科研等工作,如“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計畫”等。目前全世界自然保護區的數量和面積不斷增加,並成為一個國家文明與進步的象徵之一。中國古代就有樸素的自然保護思想,例如,《逸周書·大聚篇》就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的記載。官方有過封禁山林的措施,民間也經常自發地劃定一些不準樵採的地域,並制定出若干鄉規民約加以管理。此外,所謂“神木”、“風水林”、神山”、“龍山”等,雖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客觀上卻起到了保護自然的作用,有些已具有自然保護區的雛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建立自然保護區方面得到了發展。到2006年底,已建立各級自然保護區2349處,其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