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經丸[醫略六書]

固經丸[醫略六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固經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略六書》卷三十。主治產後陽虛崩脫,脈細者。

組成

附子(鹽水炒黑)一兩,半艾葉(醋炒黑)一兩半,當歸(醋炒)三兩,血餘(炙炭)三兩,(赤石脂(醋煅)三兩。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二三錢,烏梅煎湯送下。

主治

產後陽虛崩脫,脈細者。

方義

產後陽氣虛陷,不能吸血歸髒,故暴崩勢脫,危迫莫甚。附子補火回陽,石脂澀血固脫,艾炭止血燥濕,當歸引血歸經,血餘炭止血以定暴崩也。蜜丸以緩之,烏梅以收之,務使火暖陽回,則經氣秘密,而血不復下,何有暴崩勢脫危迫若斯哉!

附方

名稱:固經丸

組成:黃耆、當歸、白芍、黃芩、黃櫱、生地、龜版(炙)、香附(童便炒)、樗皮

用法:上為末,酒為丸。每服三錢,白滾湯送下

主治:婦人陰虛火動爍陰,經水過多,潮熱眩暈,燥渴盜汗

出處:《醫級》卷九

名稱:固經丸

組成:黃芩(炒)、白芍(炒)、龜版(炙)、黃柏(炒)、椿樹根皮、香附子

用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九,空心溫酒或白湯送下

主治:①《丹溪心法》:婦人經水過多。②《中國藥典》:陰虛血熱,月經先期,量多,色紫黑,赤白帶下

出處:方出《丹溪心法》卷五,名見《醫方類聚》卷二一〇引《新效方》

功用:《中國藥典》:滋陰清熱,固經止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