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圇個

“囫圇”在北京話中常用做“整齊的、整個兒的、完整的”或“糊塗、含混不清”等意思,略帶貶義。

相關解釋

“囫圇”在北京話中常用做“整齊的、整個兒的、完整的”或“糊塗、含混不清”等意思,略帶貶義。電視連續劇《愛你沒商量》里,宋凱說:“就像家裡只有一條囫圇褲子,誰出門討飯,誰就得套上。”“囫圇褲子”,即稍微整齊一點兒的、像點兒樣的、能夠穿得出去的褲子;討飯者的衣褲,能夠好到哪兒去呢?所以說略帶貶義。“囫圇”多用來形容衣裳穿著,如鄧友梅的《煙壺》:“說句不怕您生氣的話,東廟門口那叫街的,都比您這身打扮囫圇!”句中“叫街的”,也稱“叫街砍磚頭的”,舊社會的丐食者,此“囫圇”亦是齊整之意。

指穿著齊整,也可指日子齊整,即日子過得整,能夠將就過活。仍如鄧氏小說《索七的後人》:“一來怪我沒本事,在舊社會,我自己還混不囫圇,哪能養得活你呢?”即是此義。

口語裡還可以說成“囫圇個兒”,也是整個兒的、完整無缺的意思。還可以重疊,如“囫囫圇圇”,詞義不變。《兒女英雄傳》中。鄧九公對眾賊人說:“你瞧,我這不是變方法兒把你們這幾件囫囫圇圇的兵器給你們弄碎了嗎?你們就只想方法兒把我這一塊破破爛爛的瓦給我弄整了!”“囫囫圇圇的兵器”即指“完整的”兵器,含有看不起眾賊人的這些刀杖傢伙的意思。從“兵器弄碎了”、“破瓦弄整了”這兩句對文看,更見“囫囫圇圇”為完整之義。

“囫圇”還可以組成三字之詞,如清代蒙古車王府曲本《風波亭》:“把我的臉上燒得囫圇村!”即把臉燒得全都不成樣子了。《水滸傳》:“好個囫圇竹的長老!”即未曾鑿眼之竹,喻糊塗、昏聵。還有“囫圇頭”,則是整整齊齊、原封不動的意思,這種用法較常見。

“囫圇”一詞,元曲中多見,最早可見唐代崔令欽《教坊記》。其寫法多樣,如胡倫、胡闌、混淪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