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鋼回火時,硬度一回火溫度關係曲線在500~600℃出現第二個極大值的現象。回火二次硬化的起因,一是合金馬氏體在高溫回火時合金碳化物的脫溶,引起馬氏體回火二次硬化;二是殘留奧氏體的二次淬火,即回火後冷卻時轉變為馬氏體。
Fe—C和Fe—M—C(M為碳化物形成元素)馬氏體回火後硬度和回火溫度的關係曲線
![](/img/c/af6/nBnauM3XxYzN1kTO4QTO4ADN0MTMxkDM4IDMwADMwAjMxAzL0k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高合金鋼中殘留奧氏體穩定性較強,500℃以下回火不發生轉變;500~600℃回火保溫時亦不發生相變,而在冷卻時發生二次淬火轉變為馬氏體。但二次淬火馬氏體還須回火(韌化)方能投入服役。因此,鋼的二次硬化能力實際上僅取決於合金馬氏體二次硬化的過程:析出物的本質和數量,而與殘留奧氏體二次淬火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