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紋花天牛

形態描述

編號:
22149

拉丁目名:

COLEOPTERA

中文目名:

鞘翅目

中文科名:

天牛科

拉丁科名:

Cerambycidae

中文亞科:

花天牛亞科

拉丁亞科:

Lepturinae

中文屬名:

花天牛屬

拉丁屬名:

Leptura

拉丁種名:

quadrifasciata

定名人:

Linnaeus

年代:

1758

中文名:

四紋花天牛

原始文獻:

Syst. Nat. (ed.10) 1:398

國內分布:

東北, 華北, 陝西, 青海, 新疆, 四川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二十一卷 鞘翅目 天牛科 花天牛亞科: 136-137

體長14—15.5 mm,體寬4—5.5 mm。
體黑色,鞘翅具黃褐色和黑色相間的花斑,基緣、中縫、翅端部1/4外側緣黑色,翅面等距離排列4條黑色橫紋;黑紋之間為黃斑:翅基的呈斜卵形,周圍黑色,第二條為斜橫紋,伸達中縫及外側緣,沿中縫稍向後延伸,第三條橫紋較平直,內緣稍向前後伸,第四斑呈圓形或近方形,翅端黑色。
頭部複眼不很突出,頭寬較前胸背板狹,橫寬,與唇基等高,複眼鈍三角形,內緣小凹缺,下葉稍長於其下頰部,上葉左右遠離,不顯著彎曲,頭部密布刻點,後頭刻點小而稀;觸角短,伸達鞘翅第一黑橫斑之後,柄節與第三或第五節等長,長於第四節。前胸背板寬勝於長,前、後端均有深橫陷溝,在前橫溝後兩側膨大,向後較直,至後橫溝向外突出成後側角,尖端覆及肩部,後緣淺波形,背面平隆,中央後方與後橫溝相接處下陷成三角形小區,背面密布刻點及灰黃細短毛。小盾片較大,正三角形,被灰黃短毛。鞘翅兩側平行,端緣稍凹截,緣角尖短,基部寬。腹部第五節背板端緣中央半圓形小凹缺,腹板端緣弧圓,第五腹節露出鞘翅外。後足第一跗節與其餘各節等長。
雌性生殖器特徵:肛側板略長,其骨桿略粗,末端向內彎成小鉤;負辦片與基腹片癒合,其骨桿基部加寬,端部較細;基腹片突較粗,著生長感覺毛;端突略呈橢圓形,著生5—6支長感覺毛;肛側板背面的骨桿較長,前端距載肛突僅有一小段距離;載肛突骨桿較短;中輸卵管較長;陰道片細小;陰道較粗長;交配囊很小,僅為1小突起;受精囊基半部很寬,內,外側均膨大,端半部狹窄,明顯彎成鉤狀,彎度很深;受精囊腺較長,略粗,從受精囊背側近基部處伸出;受精囊管粗短,基部表面有橫皺摺,中部微彎曲,從交配囊頂端稍下處伸出。

體長11.5—14 mm,體寬4—4.5 mm。
體較小,觸角伸達鞘翅中部,鞘翅橫紋較平直,鞘翅末端凹截較明顯,縫角短、尖突,緣角尖突較長。
雄性生殖器特徵:陽基側突狹長,兩側緣略平行,在頂端背面有3根較長的粗剛毛,基部有小缺刻,無蓋,環略粗,中部略寬,末端合併;中莖和中莖突很彎曲,中莖的長度約為中莖突長度的1倍多一點,中莖腹面頂端具銳突,肩部很傾斜,中莖突略寬,末端分離;內囊較粗長。

分布

東北華北陝西青海新疆四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