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腿瘦花天牛

基本信息

學名: Strangalia Strangalia linsleyi Gressitt,1951
中文名:赭腿瘦花天牛
中文拼音: ZHETUISHOUHUATIANNIU
分類等級: 種
概述:
原始屬名 Strangalia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是

編號:

22218

拉丁目名:

COLEOPTERA

中文目名:

鞘翅目

中文科名:

天牛科

拉丁科名:

Cerambycidae

中文亞科:

花天牛亞科

拉丁亞科:

Lepturinae

中文屬名:

瘦花天牛屬

拉丁屬名:

Strangalia

拉丁種名:

lonsleyi

定名人:

Gressitt

年代:

1951

中文名:

赭腿瘦花天牛

原始文獻:

Longicornia 2:116, pl.3, fig.3

國內分布:

福建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二十一卷 鞘翅目 天牛科 花天牛亞科: 213-214

形態描述

雌:體長18 mm。
體中型,瘦長;黑色,體被近於躺臥的金黃色絨毛,在鞘翅及足上的黑色部分絨毛黑色;上唇下顎須第一節黃褐色,觸角第六至十一節淡赭色,兩鞘翅具三對赭色帶紋或斑點:第一對位於基部,為長圓形斜斑,第二對位於基部1/4稍後,近鐘形,第三對位於中部之後,為橫帶紋,在鞘縫處較寬;腿節栗色,中、後足腿節端部黑色,脛節基部及跗爪暗栗色,中、後胸腹板中央及第一至四腹節基部2/3栗色。
頭部較長,顯窄於前胸,複眼之前部分稍長於複眼後部分,複眼後強烈縊縮呈細頸;頭前部兩側近於平行,下顎須末節棒狀,末端平截,唇基刻點稀少,額部刻點粗密,前部中央有1光滑凹陷,頭頂平坦,密布粗刻點,額及頭頂中央有1縱溝;複眼較大,半球形突出,內緣中央深凹,小眼面細粒;觸角細長,不達翅端,柄節略粗,稍長於第四節,顯短於第三節,第五節稍長於柄節,短於第三節,第六節起漸短。前胸長略勝於寬,前端顯窄於後端,具前橫溝,兩側前半部中央稍突出,中部之後漸擴展,后角尖銳突出,覆蓋於鞘翅肩上,背面隆起,密布較粗刻點。小盾片等腰三角形,刻點細密,末端略尖。鞘翅與前胸後緣等寬,狹長,長為寬的3倍,自肩部向後顯著狹窄,兩翅端部之前裂開,末端約為基部寬的1/5,端緣斜截,緣角尖銳;翅面隆起,刻點細密。胸部腹板刻點細密,腹部刻點細而稀,末節腹面平坦,端部中央呈三角形淺凹,端緣平截。足細長,後足腿節伸達第四腹節,脛節顯短於跗節,第一跗節略短於其餘各節之和。

分布

福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