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系扁瓶

四系扁瓶

磁州窯窯場都是專門大量燒制民間日用陶瓷的純粹民窯。由於民窯必須面對市場競爭,物美價廉的要求使磁州窯瓷器在粗瓷黏土原料上創造了各窯中最豐富的裝飾變化。它的獨特風格在於,先在黏土骨胎上施一層白色的化妝土,然後再一層透明的釉料,釉面呈牙白色。裝飾方法主要有釉下彩繪、釉下彩繪劃花、劃花、刻花、印花,珍珠地劃花、剔花、剔填花、單色釉等。其中以釉下彩繪最具特色,以釉下彩繪最為精美,紋飾瀟灑自如,真切生動,具有生活情趣,充分發揮了工匠的藝術天賦。在釉上釉下繪上題材豐富的美術裝飾,其中以白地黑花(鐵鏽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這突破了當時流行的五大官窯的單色釉限制,創造出一種粗獷的效果,格外富於生活氣息,在民間深受喜愛。 四系貫耳扁壺(或稱穿帶扁壺)壺身高:18厘米;壺身寬:16厘米;口徑:3.9厘米;壺底座為長方:長6厘米、寬3厘米;壺厚:5-7厘米;灰白泥燒制而成。灰白泥為底色。壺的一個大面的近底座處略少釉,除底座外,通體上釉(壺內無釉),自然開片。透過釉彩,可見如漾開的一圈一圈的紋。扁壺兩側飾齒狀條帶。這類絞胎小品類陶瓷器,物少,識者少,因此李羿霖願與玩過這類的朋友及行家學者學習探討。簡短介紹望識者、博學者補充。

基本介紹

以下為山東淄博 魏傳來

“淄博窯宋金絞胎瓷器賞析”

自開窯以來,淄博古窯生產的陶瓷品種可謂洋洋大觀,各種造型種類枚不勝數。在諸類陶瓷中,有罕為人知的獨特瓷種,其品位超群,堪為諸瓷之首,這就是始於唐代、興盛於宋金時期的陶瓷奇葩———絞胎瓷。
絞胎瓷又稱“絞泥”、“攪胎瓷”、“透花瓷”。所謂絞胎,就是將白、黑(或褐、黃)兩種顏色的瓷土,相間揉和在一起,然後摺疊、盤卷、切刮,再拉坯,製作成器型。於是瓷胎上便出現了白黑(或褐黃)相間的美麗紋理。由於絞糅的方式不同,紋理變化多端,可使其構成各類抽象的藝術畫面。有人曾作詩讚美絞胎瓷:“十樣顏色入泥層,百種紋理由胎生,千度火焰冶瓷韻,萬種風情在其中。”
從發掘出的實物標本和傳世器物來看:唐代,那時的絞胎技術尚不成熟,多數絞胎的紋理以亂紋、回紋為主,是在瓷或陶的表面進行絞泥貼面,實際上是絞的化妝衣,不是全絞胎。實物資料只見到殘瓷片。到宋金時期,淄博窯的絞胎技術有了快速發展,工藝成熟,瓷胎的純度也有了很大提高,紋理藝術也更加完美,而且裝飾由胎而生,全胎絞泥,里外一致。絞胎色與色之間的界線涇渭分明,即使是細如髮絲,也沒有相互浸漫的現象。絞胎陶瓷的燒製成功,沖脫了淄博窯唐代及唐代以前瓷器單色釉裝飾的束縛,開創了瓷器裝飾的新領域。這種深入到胎骨的“釉下彩繪”,體現的是古代匠師對藝術美的一種高深探索和追求。

發現地:

淄博窯宋金絞胎瓷器發現最多的窯址是磁村窯和顏神店窯。磁村窯除發現碗、盤等絞胎瓷器外,在科學發掘的屬五期金代窯址中還發現了絞胎捶丸。現博山區城內大街古窯址,宋金時期屬於淄川縣的顏神店鎮,是組成淄博窯眾多古窯址中的一個。在1993年的博山區規劃建設施工中,波及到博山大街古窯址,在原窯址及附近堆積層中,發現了大量宋金時期的瓷器碎片。在這批數量眾多的瓷器瓷片中,其中一部分是造型各異、裝飾精美的絞胎瓷器。而早在1982年,考古工作者就曾在該處清理出兩座窯爐,出土各類陶瓷標本440件,其中一件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絞胎瓷器——絞胎缽。將這些絞胎瓷器與磁村窯近年出土和發現的絞胎瓷器對比,發現它們的造型、胎、釉等工藝特徵是一致的,具有典型的宋金時期特點。

外觀:

淄博窯絞胎瓷器外觀古樸典雅,花紋在制胎中預先形成,不飾雕琢,混然天成。成品瓷軔性較強,胎質細密堅硬,幾乎不吸水,敲擊聲音清脆悅耳,完全符合現代瓷的標準。總的來看,絞胎瓷器製作技術是淄博窯獨特的工藝技術之一,是現代技術難以替代的,是我國制瓷技術的寶貴歷史遺產,除瓷器本身的極具藝術收藏價值外,其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重要歷史地位和研究價值是其他瓷種所不可替代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