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國土面積7.55平方公里,海拔1998米,年平均氣溫14.1 ℃,年降水量929.6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烤
![經濟竹林](/img/f/1e0/nBnauM3XzcTN1gjN5YzM0czM0MTM1kDNzgTMwADMwAjMxAzL2M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話、通電視五通,有路燈。全村30戶飲用井水。有382戶
![水利工程三面光溝](/img/7/b11/nBnauM3X1gjM3IzN5YzM0czM0MTM1kDNzgTMwADMwAjMxAzL2M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該村到牛欄江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3輛,拖拉機20輛,機車35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0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56畝,有效灌溉率為66.61%,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5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3畝。
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7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8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26.5萬元,占總收入的11.74%;畜牧業收入193
![玉米](/img/7/9c0/nBnauM3X0YTMwgzN5YzM0czM0MTM1kDNzgTMwADMwAjMxAzL2M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二、三產業,產品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主產業銷售總收入907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79.06%。目前正在發展蔬菜、花卉、養殖業等特色產業。擁有企業2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82戶,鄉村人口1461人,其中:男性721人,女性740人。其中:農業人口1421人,勞動力
![衛生所](/img/f/eac/nBnauM3XzcTO0IDO5YzM0czM0MTM1kDNzgTMwADMwAjMxAzL2M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7人,占人口總數的4.71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46人,參合率80.65%。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牛欄江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50戶,占農戶總數的39 .27%。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於四營完小,中學生就讀於四營一中。該村距離國小0.5公里,距離中學0.7公里。義務教育
![四營國小大門](/img/3/920/nBnauM3XxMjNwgDO5YzM0czM0MTM1kDNzgTMwADMwAjMxAzL2M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該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內重大事項決定、集體資產承包、各種補貼兌現情況、農村財務收支情況等等。
![村務公開](/img/0/856/nBnauM3X1EjMwEDMwczM0czM0MTM1kDNzgTMwADMwAjMxAzL3M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62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43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95萬元,有固定資產304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43元,農村財務實行自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的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1個,下設黨支部7個,共有黨員188人,少數民族黨員1人,其中:男黨員140人、女黨員48
![黨員權利](/img/1/5df/nBnauM3X1YTM4UDMwczM0czM0MTM1kDNzgTMwADMwAjMxAzL3M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委員等10人組成,下設四營、龍喜、丁官屯、中位、常李、新橋、黃泥屯等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7個,共有團員138人。
發展重點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產品結構單一,農田水利化程度不高。
![村莊飯店](/img/4/a10/nBnauM3XyMTO3kDMwczM0czM0MTM1kDNzgTMwADMwAjMxAzL3M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努力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積極發展和最佳化農產品種植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