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化鋯鎂還原

四氯化鋯鎂還原

四氯化鋯鎂還原(megnesium reduction of zir-corium tetrachloride)是指於氬氣氣氛中,用金屬鎂還原四氯化鋯製取海綿鋯的金屬鋯生產方法,又稱克勞爾法。還原產物經鋯真空蒸餾分離除去其他組分後即可獲得海綿鋯。此法於1944年由美國礦務局(U·S·Bureau ofMine)的克勞爾(W·J· Knoll)首先研究成功,1950年用於工業生產。中國於1957年首次用這種方法製得金屬鋯,1964年用它生產原子能級的鋯廠投產。這種方法仍是世界各國現今生產海綿鋯的重要方法,一般生產規模為年產海綿鋯2000-3000t。

簡介

四氯化鋯鎂還原(megnesium reduction of zir-corium tetrachloride)是指於氬氣氣氛中,用金屬鎂還原四氯化鋯製取海綿鋯的金屬鋯生產方法,又稱克勞爾法。還原產物經鋯真空蒸餾分離除去其他組分後即可獲得海綿鋯。

此法於1944年由美國礦務局(U·S·Bureau ofMine)的克勞爾(W·J· Knoll)首先研究成功,1950年用於工業生產。中國於1957年首次用這種方法製得金屬鋯,1964年用它生產原子能級的鋯廠投產。這種方法仍是世界各國現今生產海綿鋯的重要方法,一般生產規模為年產海綿鋯2000-3000t 。

原理

四氯化鋯鎂還原是在多元系ZrCl-Mg-Zr-MgCl-ZrCl-ZrCl中進行的,為多相反應,還原過程和鎂熱還原法生產海綿鈦相似。其總反應式為:

ZrCl(g)+2Mg (l)→Zr(s)+2MgCl (1)

反應伴隨著物料的熔融、揮發、傳熱、傳質、浸潤等的進行,海綿鋯的生成可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中,四氯化鋯與鎂液反應,生成金屬鋯和MgCl,使鎂液的濕潤性提高,鎂液不斷露出自由面而進行氣(ZrCl) -液(Mg)反應。生成的鋯沉入反應器底部,隨後生成的鋯在其熔體表面聚集長大。由於鎂液沿器壁上爬行,生成的鋯都粘結在器壁表面上。在第二階段中,足量的鎂使反應速度加快,反應區溫度增高,此時主要在熔體表面進行氣(ZrCl)-液(Mg)和氣( ZrCl)-氣(Mg)反應。隨著鎂液的消耗,鎂液自由面消失,反應進入第三階段。到第三階段時,生成的論占據反應器的大部分容積,剩餘的鎂液通過海綿鋯的毛細孔上移而與氣態ZrCl繼續反應,MgCl順毛細孔流下,海綿鋯成為金屬鎂和MgCl的遷移載體。由於鎂的減少和它在毛細孔中擴散速度的下降,反應速度變慢。當鎂消耗65%-70%時還原反應結束。在反應後期,常會出現由於鎂供應不足,ZrCl被還原成活性大而易燃的低價抓化物(ZrCl和ZrCl)的情況,這些鋯的低價氯化物俗稱黑粉 。

設備

還原爐是一個不銹如板焊成的柱式圓筒,按ZrCl加入方式可分為一次性加料和連續加料兩種不同的護型。一次性加料還原爐由還原爐和用法蘭與之相連的揮發爐組成。鎂錠預先裝好在還原爐內的反應坩堝內,坩堝上方的套筒中心為ZrCl氣體導管。裝有ZrCl的揮發爐放理在還原爐上,爐蓋與真空系統、充奴系統相通。反應生成的MgCl熔體從滋流管定期從護內排出。還原結束時所剩的MgCl可從排放管放盡。產物冷卻後連同反應增端一併取出送真空蒸餾。這種還原護的單護生產能力為700-800kg噸海綿鋯,作業周期48h,鎂利用率68%-72%。連續加料還原護按加入的ZrCl是固體或氣體分為兩種爐型。加固體ZrCl的還原爐的MgCl排放裝置位於罐身底部,罐蓋與ZrCl料倉相連,ZrCl經螺旋加料機計量加入。加氣體ZrCl的還原爐分為可拆裝的上下兩部分,下部是反應坩堝,上部旁側設MgCl排放管,頂蓋有多路管道,分別與真空系統、加料系統和氬氣系統連線。反應過程中的壓力用壓力調節管調節 。

工藝

一次性加料還原爐開始運轉時,先將鎂錠放入坩堝,再將揮發爐連同ZrCl冷凝器移到還原爐上。兩台爐子通過法蘭密封對接,抽真空後充入姐氣。準備工作完畢後,把還原爐升溫到1023K熔化鎂錠,然後把揮發爐加熱至573-633K溫度使ZrCl逐漸揮發,氣體從導管進入還原爐開始反應。反應溫度一般為1053-1173K,爐壓1.1-1.8×10 Pa,反應速度與氬氣和ZrCl的分壓比有關。ZrCl揮發快,濃度高,反應加快;反之,反應變慢。正確地調節溫度和壓力就可使還原作業平穩進行。當ZrCl耗盡時,爐壓會急劇下降,表明反應已經終結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