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化工地質勘查院

四川省化工地質勘察院(原名四川省化工地質)於1964年2月經中共四川省委批准建立的省屬事業單位,原有省化工廳直接領導,現為省經委主管(1982年至2000年期間地堪事業經費由中央財政管理,業務工作項目等由化學工業部地質礦山局領導管理)。

·單位概況
四川省化工地質勘查院辦公地處彭州體育場西路柳河花園(新辦公地占地約30畝)和彭州市軍東鎮(老基地占地約50畝)。 有職工876人,工程專業技術人員199人,其中特級5人,高級30人,中級110人,初級54人;總資產3703萬元,淨資產3048萬元,負債655萬元。
 ·服務職責
 在行政主管部門——省經委(省化工行業辦公室)領導與省國土資源廳指導下,根據國家《礦產資源法》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按照國家西部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為國民經濟發展,地方社會經濟建設需求及進一步開發西部的需要,提供和開展礦產資源地質調查、勘察、找礦、水文地質勘察,地形地質測繪、工程測量、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和工程地質勘察服務。為社會市場提供岩石、礦物、土壤的分析、化驗、鑑定、水質安全分析等測試服務。
 ·業績成就
自建院以來,全院職工在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指引和各級領導部門指導下,在院領導班子帶領下,艱苦創業、團結拼搏,東闖大三峽西征龍門山,北進陝甘,通南巴革命老區,南戰大婁山,用辛勤和智慧創造著繁榮和文明。為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建設提交礦產資源儲量地質報告73份,工程地質勘察報告85份,天然氣、石油鑽井總結報告11份,科研報告5份,學術論文20份;調查勘探探明磷、硫、鈣芒硝、水泥灰岩、煤、泥炭、鍶、銅、鋅、鉬、銳、鐵、頁岩、鋁土礦、天然氣石油等資源儲量65.27億噸。
在提交報告中,有7份地質報告獲全國礦產資源委員會與化工部頒發的地質找礦和地質科技成果獎一、二、三、四等計14個獎項;科研、學術論文獲全國科技大會獎3個獎項;工程勘察獲化工部地質礦山頒發的優秀工程勘察二等獎一項。
1991年9月被地質礦產部、人事部、國家計委、全國總工會聯合授予“全國地質勘察功勳單位”榮譽稱號。
在精神文明建設中,也取得較顯著成績,多次被化工部地質礦山局評為“化工地堪先進單位”,被成都市委、市政府評為“成都市1999——2003年度模範單位”,多次被省化工廳(省化工行業辦公室)評為“省化工行業先進單位”;政研會論文40多篇,獲全國化工、省化工政研會論文一、三等獎10餘篇,優秀論文20餘篇,並多次被全國化工、省化工和成都市工交政研會等評為遊戲政研會;“九五”計畫目標成績顯著被省化工行辦表彰,2003年被省經委黨組評為“2001——2002年度黨風廉正先進集體”;院領導班子連續每年被省化工廳行辦黨組評為“四好班子”;彭州市委、市政府多次授予“安全文明單位”、“普法教育單位”、“依法治理先進單位”、“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單位大事記
 1964年2月4日,經中共四川省委批准同意,建立“四川省化工地質 ”,縣級事業單位;辦公地處彭縣大寶鄉(白水河),職工不足百人,主要進行礦山地質和礦產地的踏勘、普查等工作。
1973年始興建彭縣軍屯新辦公基地,並於1976年建成及搬遷。之後,組織規模逐漸擴大建立,地質、勘探、測量、水文、探礦、實驗測試等各專業技術齊全,配套完善,能承擔國家大中小型地堪項目和工程地質項目。1974年始開展四川綿竹縣王家坪磷礦區羅棵子礦段地質勘探工作。
1978年,組成建立以後第一支“三八”女子鑽探機場,並活躍在川西、川南各礦區的崇山峻岭里。
1979年,從建制輾轉幾百公里到川南僅永縣開展硫、煤基地的普查、勘探工作,在十餘年中查明大小礦床8個;從1982年至1995年先後獲化工部、全國礦產委員會找礦一、二等獎,科技成果一、三等獎,報告成果二等獎等7項。
1980年,接受部、省主管指示,為即將礦源枯竭的全國育乾礦山——金河磷礦,尋找外圍接替資源基地,解國家、企業燃眉之急,經過不懈艱苦努力,成功的尋找到一約2000萬噸的育礦床,使礦山重現生機,國家巨額(約一億元)基建投資被挽回損失,並繼續發揮社會、經濟效益;從1974年至1993年先後開展磷礦基地普查、勘探大小礦床約15個,獲化工部找礦二、三等獎等5項。
1989年,與深圳、彭州企業公司聯合集資580萬元,興建年產1000噸的黃磷化工廠,投產當年達設計生產能力約1200噸;1996年該廠重組並集資1000萬元,使年產量擴大提高到3000噸。
1991年9月榮獲地質礦產部、人事部、國家紀委、全國總工會聯合授予的“全國地質勘察功勳單位”稱號。12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鵬親切接見獲此殊榮的單位代表——廖根弟處長。
1993年——1995年與,與天然氣、石油開發公司等合作開展天然氣石油、地熱等能源探采,共施工11個天然氣井、2個石油井,均順利交井並達到設計探采能力;合作探尋地熱水井數口。
1994年1月,“四川省化工地質處”,經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同意更名為“四川省化工地質工程勘察院”。
1994年,自籌資金100萬元興建工業循環水處理藥劑廠。
1995年——1997年,為滿足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在眉山地區合作進行鎧芒硝礦的找礦、勘探,最終提供一地質資源儲量約62.7億噸的特大礦床,1998年底被中國地質礦產報評為98年中國礦產資源十大新聞;為省市地方經濟規劃、發展並招商引資提供了強力的資源保障。
1996年5月,“四川省化工地質工程勘察院”經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同意更名為“四川省化工地質勘察院”。
1998年2月,原院實驗室通過國家技術監督局的“計量認證”考核合格,經化學工業部地質礦山局批准同意更名為“化工部地質礦山第21實驗室”。
2000年,國家機構改革,“化工部地質礦山第21實驗室”經化工部地質礦山局批准同意更名為“化工地質礦山第21實驗室”。
2001年2月,全國工業地堪實行“質地化管理”,我院由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下劃四川省經貿委管理。
2002年,在彭州市體育場西路柳河花園購地約30畝,興建新辦公基地和職工住宅。
2003年,廖根弟院長榮獲“四川省化工創業優秀企業家”稱號。
2003年8月,“化工地質礦山第21實驗室”通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計量認證”考核合格。
2004年4月,院榮獲成都市1999——2003年度“模範單位”榮譽;廖根弟院長榮獲成都市1999——2003年度“勞動模範”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