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四川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境內,地理位置為東徑103°14ˊ~103°24ˊ、北緯28°25ˊ~28°44′之間。該保護區是1978年經國務院國發(1978)256號文批准成立,以保護大熊貓、羚牛、珙桐、水青樹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自然生態環境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1994年7月,林業部以林函護字(1994)174號文確認該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30164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20110公頃,緩衝區面積5180公頃,實驗區面積4874公頃。

保護區概況

優美景色優美景色
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境內,地理位置為東徑103°14ˊ~103°24ˊ、北緯28°25ˊ~28°44′之間。該保護區是1978年經國務院國發(1978)256號文批准成立,以保護大熊貓羚牛珙桐水青樹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自然生態環境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1994年7月,林業部以林函護字(1994)174號文確認該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30164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20110公頃,緩衝區面積5180公頃,實驗區面積4874公頃。保護區的管理機構為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為正科級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直屬事業單位。保護區現有編制11人,在冊職工15人,長期臨聘巡山監測人員52人。

自然狀況

優美景色優美景色

1、保護區地處四川盆地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屬中高山地貌,山高坡陡、層巒疊嶂、溝河縱橫、谷壑萬丈。地質結構屬於揚子準地台西緣“康滇地軸”北段的涼山褶斷帶,古生代地質發育較完整。

2、河流系岷江水系,境內河流主要靠降水、溶雪水和地下水補給。特點是:流程短、落差大,水量充沛,水能蘊藏豐富,水電開發潛力較大。

3、氣候類型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涼,年平均氣溫約10℃,光照少,日照率低於18%,年降水量1800~2000mm,雨日240天左右,四季多夜雨,夏季暴雨多,立體氣候資源豐富。

4、土壤垂直分異明顯,由下向上分別有不同的土壤類型:海拔1600m以下為山地黃壤;1600m~2200m為山地黃棕壤;2200~2800m為山地暗棕壤;2800m~3600m為山地灰化土;3600m以上為亞高山灌叢草甸土。土壤有輕微的富鉛化特徵,表層有機層含量多,下層較少,PH值4.3~4.6,土壤潮濕粘重,淋溶現象明顯,石礫含量30%,自然肥力高。

優美景色優美景色

5、植被垂直分布帶譜

6、區內植物資源極其豐富,已記錄的高等植物有198科,1021屬,2430種。

7、區內野生動物以橫斷山脈——喜馬拉雅物種為主,已記錄的動物種類大約5000多種,其中脊椎動物268種,兩棲類7種,爬行類10種,魚類7種,獸類58種,鳥類186種。

8、保護區內代表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其中大熊貓大約30~40隻,占小涼山山系大熊貓野生種群的三分之二,主要棲息在皆日依莫、依惹、捏史覺、馬依補希溝北面支溝、郭色拉打、戈皆拉打、日別依皆等溝系的有林地區域。

優美景色優美景色

10、保護區景觀和生態旅遊。保護區生態旅遊區古樹翠竹,綠葉紅花,構成了美麗的森林群落景觀。萬畝珙桐,初春時節,白鴿滿園,蔚為壯觀。還可觀賞到成群嬉戲的猴子,五彩斑斕的錦雞,河邊散步的水鹿、奔跑的岩羊,悠閒的羚牛,偶爾還可見到大熊貓的婧影。保護區內的峰、巒、岩、嶺構成了一幅幅天然圖畫,有幽深曲折的峽谷景觀、輪廓優美的山巒景觀、神迷莫測的溶洞景觀。還有動態水景景觀和暗河溫泉景觀。保護區周邊為彝族聚居區,彝族同胞獨特的生活習慣、傳統文化、服飾飲食以及奇風異俗成為生態旅遊的重要景觀資源。

保護價值

大熊貓大熊貓

馬邊大風頂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大熊貓及其生存環境為主,全面保護其它瀕危珍稀物種及其棲息地和森林生態系統,是集物種與生態保護、水源涵養、科普宣傳、科學研究、對外交流與合作、生態旅遊、持續利用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熊貓及其棲息地是該保護區的重點保護對象,同時本區內也分布有羚牛、金絲猴、小熊貓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40餘種,且動物區系複雜;因而保護區的野生動物保護價值相當高。

保護區內,植被垂直帶譜明顯,完整保存了從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至高山流石灘稀疏植被等多個不同的生態系統類型,從海拔1800~2500m廣泛分布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為建群種的林分,重點保護植物種類繁多。同時,本區內還具有氣候、土壤的完整垂直帶譜。保護區的野生植物系統充分體現了該保護區保護對象的多樣性、典型性、整體性。

由於保護區內無居民居住,加之保護區周邊的高山峻岭所形成的天然屏障,使保護區具有相對封閉的環境,森林生態系統大多處於原生狀態,人為干擾少,天然林分占99.2%。保護區內的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等保存完整,自然生境完好,其核心區未受人類影響,屬於完全自然型保護區。

保護區的森林面積大、覆蓋率高,加之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使其成為川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發揮著巨大的森林生態效益,如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淨化空氣等。特別是保護區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的功能,對保護岷江的水質和流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長江中上游地區的綠色瑰寶。

優美景色優美景色

保護區有良好的氣候條件、豐富多彩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眾多的瀑布溪流、險峻的高山峽谷,必定會吸引許多外地遊人前來觀賞遊覽,從而為保護區和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新的途徑。

保護區及周邊地區溝壑縱橫,水流量大,落差大,利用豐富的水能資源建立小電站,既可解決保護區自身用電需要,增加經濟收入,也可滿足周邊居民生產、生活用電,緩解當地居民對保護區及周邊地區森林資源的破壞。

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的重要自然保護區之一,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科學研究價值。保護區在動物地理區繫上屬東洋界過渡地帶,該區域內的大熊貓位於整個大熊貓現代自然分布區狹長條狀弧形帶的尾端,現有野生大熊貓占整個涼山山系大熊貓總數的2/3,並與相鄰的美姑、峨邊、雷波等地形成獨立的涼山大熊貓野生種群,既是野生大熊貓生存繁衍的重要地帶,又具有與邛崍山系和岷山山系不同的特徵,成為大熊貓野生種群和遺傳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區域之一。該保護區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山勢陡削,高差懸殊,植物垂直帶譜明顯,完整地保存了從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至高山草甸等多種不同的森林系統類型;森林植物群落組成複雜、多樣,特有珍稀植物繁多,是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生物物種基因庫。

該保護區的建立,不僅有利於大熊貓、羚牛等珍稀瀕危物種以及中亞熱帶山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護,而且對於研究保護區內氣候、土壤、動植物區系的發生和演化,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和演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保護區全面貫徹執行國家關於發展自然保護事業的有關方針、政策,以保護大熊貓等珍稀動物為宗旨,全面保護好本區內的自然資源,確保以大熊貓為主的珍稀野生動物棲息繁殖的自然環境不遭受破壞,完整地、長久地保持區內生物物種的自然性、多樣性和典型性,成為國內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基因庫,並結合保護事業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科普宣傳、基本建設、多種經營、生態旅遊等活動,增強保護區自身經濟實力,促進自然生態良性循環和可更新資源的再生繁殖,達到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目的,最終實現自然保護區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的協調發展。

優美景色優美景色

馬邊大風頂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在保護涼山山系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物種資源,調節改善區域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以及人類健康和社區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累計價值達12000萬元以上。改變該保護區的保護管理理念,提高其保護、管理和科研水平,加速周邊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增強保護區及周邊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提高馬邊彝族自治縣的知名度,加速其與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促進當地民眾觀念、意識和思維方式的轉變,加速本地區少數民族人才的成長;從而提高廣大民眾的文化素質,進一步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繁榮和進步,為我國的自然保護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管理狀況

1、功能區劃:

優美景色優美景色

根據有利於保持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保護對象創造良好的生存、棲息環境。有利於保護區自然資源和生境的保護管理和持續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保護區的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有利於保護和科研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便於科研活動的開展和對外交流合作的原則對保護區進行功能區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第十八條“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以及“原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認為必要時,可以在自然保護區的外圍劃定一定面積的外圍保護帶。”等規定作為保護區功能區劃分的主要依據。同時,結合保護區自然地理特徵、生態環境條件、生物物種、植被類型組合的地域分異和利用現狀等因素進行功能區的劃分。

功能區劃分

(1)核心區是保護區內保存最完好的各種原生性生態系統及大熊貓等珍稀瀕危動植物集中分布地,棲息環境條件好,區內無人為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其範圍包括了保護區的大部分原始林區。

核心區面積20110hm2,占保護區總面積的66.7%。

核心區是保護區的最重要區域,主要任務是保持其生態系統不受人為干擾,在自然狀態下進行更新和繁殖,保持其物種多樣性,成為所在地區的一個遺傳基因庫。

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如確因科研需進入核心區時,應事先向保護區管理處提出申請,並經省級以上主管部門批准後,方可在核心區從事相關科學研究工作。

優美景色優美景色

(2)緩衝區位於核心區外圍,對核心區起保護與緩衝作用,擴大和延伸被保護物種生存和活動的區域。緩衝區由保護區內部分原生性生態系統、次生生態系統組成。緩衝區內可以進行某些試驗性或生產性的科學研究,但需事先向保護區管理處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批准方可。緩衝區內禁止狩獵、經營性採伐和旅遊活動。
緩衝區面積5180hm2,包括保護區內大部分採伐跡地,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7.2%。

(3)實驗區實驗區位於緩衝區外圍,由部分原生或次生生態系統及人工生態系統(包括荒山荒地)組成,是人為活動相對頻繁的區域,區內可以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範圍內進行植物引種、栽培和動物飼養、馴化等科學試驗,開展生態旅遊、發展多種經營。
實驗區面積4874hm2,包括高山牧場以及生態旅遊活動區域,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6.1%。

(4)外圍保護帶保護區周邊地區森林面積大,珍稀動植物資源豐富。與保護區相鄰的覺羅豁林場、中山林場均為原始林區,面積12179hm2,其中森林面積9526hm2,森林覆蓋率80.5%,活立木蓄積量達150多萬立方米;目前,該區域已納入天然林保護工程。

保護區周圍的永紅、高卓營、白家灣、煙峰、沙腔、梅子壩等鄉亦有大面積的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森林面積7348hm2,活立木蓄積約57萬立方米。

由於保護區周邊地區茂密的森林、特殊的環境,使其成為與保護區同等重要的大熊貓等珍稀動植物的棲息地。為了加強對該區域的大熊貓及其棲息環境的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區域,規劃將該區域劃為外圍保護帶,北至馬邊河,東到高卓營河,外圍保護帶面積共29700hm2,其中國有林場面積12179hm2。

優美景色優美景色

2、建設狀況:
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已經完成國家投資的一期工程建設項目,包括局機關綜合辦公大樓(含大熊貓救護站和獸舍)、圍牆、大門,內部綠化工程、供電、供水、通訊等工程。

全面完成了沙匡保護站、白家灣保護站、高卓營保護站、永紅保護站和瞭望台的建設,完成了界碑、樁和指示牌的設定。

保護區執法隊伍成立了保護區森林警察中隊,正在著手落實辦案執法經費,購置執法設備,準備配備執法車輛,配備監控和通訊系統及其他公安設備。

積極準備進行科研所建設、珍稀動物醫療搶救隊伍建設、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地面定位監測站的選址和修建以及科研隊伍的建設。

3、管理措施:
保護區建立以來,在野生動物保護和森林防火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績。開展了經常性的保護巡邏工作,有效地打擊了偷獵野生動物和盜伐林木的不法分子;加強了護林防火工作,通過有線廣播、標牌、標語等形式大力宣傳《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提高了周邊居民對自然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贏得了基層地方組織對保護工作的支持;積極配合高等院校和國內外科研機構開展保護、搶救大熊貓等珍稀動物的工作,在搶救大熊貓中做出了一定成績。

馬邊大風頂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對周邊社區的生產、生活、文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社區傳統文化注入了一股生態文化的新源泉。通過保護區與周邊社區的扶持共管,進一步凝聚社區居民的意識觀念和行為趨向,同時為保護區和周邊社區的發展尋找新的突破口,增強保護區與社區的經濟活力,逐步實現以區養區,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西南山區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正確途徑,為全社會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借鑑,實現自然保護與社會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保護區內山高林密、雨量豐沛,河水湍急,蘊藏著很大的水能資源。保護區的永紅、高卓營等鄉的居民,大多以砍伐保護區植被作為生活燃料,使該區域生態環境有日益惡化的趨勢;為根本改變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改善生存環境,充分利用保護區水能資源引資修建小型生態電站,解決當地居民以電代柴問題。

交通條件:馬邊—樂山市為二級瀝青路面,馬邊—宜賓市新市鎮為礫石路面,馬邊—涼山州美姑縣為礫石路面,交通較為便利。保護區有林區簡易公路三條:白家灣保護站—暴風坪—進入保護區內—覺羅豁林場施業區,全長約25km;永紅保護站—中山—保護區界,全長約7㎞;永紅保護站—麥子坪—保護區界,全長約5㎞。保護區外圍保護帶有縣級公路二條,一條由馬邊縣城—河口—沙匡鄉—瓦侯庫鄉—馬邊與美姑交界處,全長45km;另一條由馬邊縣城—河口—煙峰鄉白家灣鄉高卓營鄉—鐵覺鄉—永紅鄉,全長50km。基本能滿足自駕車旅遊的需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