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
實驗室實行學院領導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同時,設立了3個教輔人員的工作崗位,在全院範圍內實行了公開招聘、競爭上崗。實驗室的管理,做到目標到人、責任到人,全面實現目標責任制。藉助學校人事分配製度的改革,建立了有利於實驗室規範管理、高效運行的量化評價體系和獎懲制度。實驗室建立了高效的運行機制,打破原“單一課程、單一實驗、單人管理的模式”實行統一管理,資源共享,開放運行,設備完好率95%以上,利用率95%。
規模
為適應本學科迅速發展的需要,實驗室大力加強人才戰略和教師隊伍建設,現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學科配備適當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實驗室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講師3人,實驗師3人,平均年齡40歲,實驗主講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且均已從事生物教學和科學研究多年,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科研能力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圍繞實驗課及實驗項目開展經常性的教研活動,學習輪訓制度化,鼓勵年輕教師在職攻讀學位,出國學習。
實驗室概況
設備設施
生物技術實驗室擁有近300m2設計合理科學、配備較完善的實驗用房,具備從事生物技術教學的基本設施。實驗室儀器總值近200萬元,包括蛋白核酸檢測儀、超低溫冰櫃、高速冷凍離心機、超純水器、凝膠成像系統、梯度PCR儀等精密貴重設備。
開放教學
實驗室對校內外開放,實現了開放教學。主要承擔生物技術、生命科學、醫學及相關學科本科教學實驗任務。主要開設有關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相關內容的綜合性或研究性實驗,總計11個。同時,為了發揮西部特色,充分利用西南地區特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資源,從中分離製備和鑑定具有重要藥用成分和生理活性的化學成分(如具有治療高血壓和冠心病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抑癌作用的萜類化合等),實驗室在國內率先開設“天然產物的分離製備技術”實驗課。首批新開出8個體現綜合性、設計性特點的實驗項目,如,植物有用化學成分的提取和鑑定技術、重要藥用植物次生代謝的HLCP製備及鑑定技術、溫和電泳分離色素蛋白技術、豬血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製備技術等。常年承擔教學任務6萬人學時數。
科研課題
除教學外,我實驗室教師還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國家攻關、省重點科技項目、攻關項目等近30項科研課題,經費近600萬元。隨著“523”工程的順利實施,實驗室積極開展教研教改,承擔了教育部、四川省教研項目10多項,其中“生命科學本科實驗教學創新體系建立和實踐”獲得2005年度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和四川省高等教育成果一等獎。初步建立起了“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研究性實驗”的多模組式的新型實驗體系。全面更新了教學內容,編寫了與之相適應的新的實驗教學講義。在實驗室平台的支撐下,我校的生物技術專業於2002年被列為國家級的“生物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已經形成了新的實驗課程體系,建立並完善了“基礎性(訓練)實驗——綜合性實驗——研究式實驗”的多層次化、多模組化的實驗體系,所有實驗課均獨立設課, 全面更新實驗課程內容,重新制定實驗教學大綱,實驗項目更新率達對加之其它教學改革力度大,面對這一新形勢,我們還在對實驗室管理體制及實驗內容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完善,以適應國家對高素質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迫切需要。“523”工程實施後,先後有10多個高校和科研院所前來學習取經,起到了很好的輻射示範效果。
目標發展
生物技術是21世紀最具潛力和影響力的高科技,為適應學科的迅猛發展,實驗室將進一步加大實驗室建設的力度,加大人才戰略的力度,加大實驗內容和教學手段創新的力度,以期在生物技術的上游技術和下游技術的各個方面能對學生進行完整而系統科學的創新能力訓練,拓展實驗項目,強化生物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的接軌,以搶占創新人才培養的高地,增強我校生物技術專業的競爭力。實驗室將繼續努力為我國,特別是西部生物技術的大發展培養一流的人才,提供產業發展的創新性技術支持,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的平台。
任職人員
歷屆實驗室主任情況
趙云:教授,博士。長期從事生物技術教學和相關的科學研究工作。
在教學方面,先後承擔了普通遺傳學、體細胞遺傳學、細胞工程原理、高級細胞生物學、體細胞遺傳學實驗、遺傳學大實驗、細胞工程實驗、生物技術大實驗等課程;
在科研方面,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和四川省“九五”“十五”攻關等多項科研項目,兩次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