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圩村

四圩村

該詞條介紹兩個四圩村: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桃溪鎮四圩村、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沿江鄉四圩村。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於麒麟區沿江鄉,地處沿江鄉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通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區10公里。東鄰小壩圩村,南鄰三寶鎮,西鄰三寶鎮,北鄰余家圩。轄孫家台子、龔家台子、董家台子等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932戶,有鄉村人口3938 人,其中農業人口 3938人,勞動力 218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172人。

全村國土面積 2.87平方公里,海拔 1860米,年平均氣溫 14.5 ℃,年降水量 1000 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蔬菜、蠶豆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2171 畝,人均耕地 0.55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26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3682元。該村屬於中等經濟發展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四圩村村委會進村道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71畝(其中:水田1890畝,旱地 281畝),人均耕地0.55畝,主要種植水稻、蠶豆、蔬菜等作物;水面面積 96畝,其中養殖面積 96畝;其他面積 2022.2畝。

四圩村優質稻田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路、通水、通電、通有線電視、通電話。有路燈。全村有 932戶通自來水,不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的戶數。有932戶通電,有 91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91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8 %和98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874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809戶(分別占總數的94 %和87 %)。

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5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71 輛,拖拉機 30輛,農用運輸車11輛,機車 337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2171 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89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48 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09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51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95 戶。全村 8 個自然村已通水、通電、通路、通電、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燈。不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33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68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5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速度加快,投資72萬元,完成了四圩國小危改工程、幼稚園建設和校園改擴建建設,改善了辦學條件、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教育教學質量躍入全鄉前4名;投資6萬元建蓋了村老年活動室;投資134.4萬元硬化水泥路面8.4公里;投資8.1萬元對全村主幹道進行了拓寬改造;投資9.6萬元對進排水溝進行了支砌,改善了民眾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投資33萬元建中心文化廣場;投資12萬元建蓋了黨員活動室;投資12萬元完成了農村寬頻網的改造,改善了民眾的娛樂活動條件,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內容;投資21.2萬元建沼氣池109個,實施安居工程15戶,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民眾的生活環境,促進了社會和諧發展。

四圩村環境優美的娛樂活動場所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2656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5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18.8 %;畜牧業收入 1074 萬元,占總收入的 40.4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6327 頭,雞鴨239464隻),建有茂源種鴨場一個;漁業收入 193 萬元,占總收入的 7.3 %;第二、三產業收入 889 萬元,占總收入的 33.5 %;工資性收入 251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3682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人數627人(占勞動力的 29 %),收入 251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22 人,在省內務工 89 人,到省外務工 33 人。
四圩村碩果纍纍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產品主要銷往 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1767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67 %。該村目前正以養殖業為特色產業來發展,以養鴨業為龍頭,計畫大力發展該產業。擁有企業 1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1個;專業合作組織 1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1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102人 。
四圩村鴨子孵化設備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4670 平方米,擁有教師 19 人,在校學生 407 人,距離鄉中學3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92 人,其中小學生407 人,中學生185 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廣場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3 個,自排自演,內容豐富多樣,即結合農村實際,又有地方特色;既歌頌了黨的方針政策,又歌頌了本地社會經濟發展變化,展示了四圩人民的精神面貌和風采。2006年被沿江鄉文化站評為鼓勵獎等。
四圩村課間操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區位優勢不占,經濟結構單一,調整結構難,招商引資與占用土地政策不配套,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仍然落後,直接制約經濟發展。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結合本村實際,穩糧、精漁、特菜、壯鴨、務工、扶商、引資。十一五期間,糧食穩定在190萬公斤,經濟總收入年遞增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遞增8%。由2006年的2656萬元增加到49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3682元增加到5514元。

發展措施:
一、鞏固五大基礎產業:1、糧食產業:穩定現有面積,依靠科技,實施優良品種區域化,走優質高產高效的農業發展路子。2、生豬產業:主要抓好統防統治和改良品種,提高肥豬出欄率和仔豬產出率。3、漁業:以明特優品種養殖,提高商品產量和效益。4、養鴨產業:以茂源種鴨養殖孵化基地為龍頭,進一步做大做強,輻射帶動養殖業的發展。5、蔬菜產業:以市場為導向,逐步擴大種植規模,形成城郊經濟。
二、鼓勵引導村民,抓住打造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的大城市建設機遇,棄農經商和勞務輸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使二、三產業經濟收入占全村經濟總收入的40%以上。
三、盤活土地,以地生財,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發展。
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協調,爭取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四圩村走出去戰略---擴大鴨苗銷售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