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現有農戶431戶,有鄉村人口1541人,其中農業人口1480人,勞動力87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14人。
全村國土面積9.42平方公里,海拔1845米,年平均氣溫17.4℃,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合種植水果、蔬菜、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624.5畝,人均耕地1.1畝,林地11260.5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01.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6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艾家營村](/img/4/ecd/nBnauM3X1ATM3UTN2YzN4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2c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24.5畝(其中:田1300.5畝,地324畝),人均耕地1.1畝,主要種植水果、蔬菜、糧食等作物;其中經濟林果地79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4畝,主要種植茶葉、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10畝,其中養殖面積195畝;荒山荒地760.6畝,其他面積268.1畝。![艾家營村](/img/7/32b/nBnauM3X0YTOzkTN2YzN4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2c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水、通電話、通電視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17戶通自來水,有214戶飲用井水,已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有431戶通電,有28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0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6.82%和94.6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4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93戶(分別占總數的79.35%和67.98%)。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村旁設有固定乘車點,村民出行較方便,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23輛,農用運輸車4輛,拖拉機30輛,機車4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00.5畝,有效灌溉率為80.0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00.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6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自然村無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3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艾家營村](/img/6/a6c/nBnauM3XxITN4EjN2YzN4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2c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農村經濟
該村2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11.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09.11萬元,占總收入的36.8%;畜牧業收入316.45萬元,占總收入的28.4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08頭,肉牛36頭,肉羊5頭,雞8526隻);漁業收入36.84萬元,占總收入的3.31%;林業收入13.58萬元,占總收入的1.22%;第二、三產業收入215.52萬元,占總收入的19.38%;工資性收入102.49萬元,占總收入的9.22%。農民人均純收入315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8.8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6人(占勞動力的18.95%),在省內務工159人,到省外務工7人。
![艾家營村](/img/6/4fa/nBnauM3XxIDM1QjN2YzN4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2c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52.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8.6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葡萄、淺水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蔬菜產業。擁有專業合作組織4個,其中,已登記註冊4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149戶。
![艾家營村](/img/8/0a6/nBnauM3XwITM5YjN2YzN4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2c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 所,校舍建築面積450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154人,距離脿鎮中學4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6人,其中小學生144人,中學生62人,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無業餘文娛宣傳隊 。
![艾家營村](/img/4/390/nBnauM3XyADMzkjN2YzN4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2c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人文地理
![艾家營村](/img/9/83e/nBnauM3X4QjM4EzN2YzN4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2c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新農村建設
2007年以來,按照各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發動農戶開展"四清四化",清除亂搭亂建,開展新型農民培訓樹立文明鄉風等工作。在下一步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因地制宜地結合本村實際,制定規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以"二十字"方針為目標,做好新農村的各項工作。
![艾家營村](/img/d/c07/nBnauM3XxYDOzQzN2YzN4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2c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產調雖具規模,已見成效,但配套的水利設施不夠健全。造成放水難,排灌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思路:①採取多形式,多渠道提高村組幹部黨員及民眾的整體綜合素質;②發展壯大種養兩業,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③做好農村剩餘勞動力輸出;④以新農村建設為基礎,營造良好的生存居住環境。2.發展產業:鞏固現有產調項目,如:葡萄、烤菸、淺水藕,同時引進一至兩個適宜本地栽培的經濟品種,如:茶葉、核桃等,拉長產業鏈,打造一個農業休養,觀光旅遊的新農村。;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3153元增加到6000元。
![艾家營村](/img/e/a6d/nBnauM3XzUzM0czN2YzN4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2c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