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圩

大公圩

大公圩,史稱大官圩,被譽為江南首圩,也是中國著名的古圩之一。大公圩位於當塗縣境內,總面積363平方公里,圩田31.2萬畝,圩堤長78.2公里,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 大公圩的演變和發展是當塗縣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江南社會發展、繁榮的歷史縮影,是江南社會治水史上的寶貴遺產,是“滄海變桑田”的歷史見證。

地理位置

大公圩位於當塗縣東南部,長江下游右岸,除西北角臨青山外,四面環水,北濱上姑溪河,東臨丹陽湖南、北圩及運糧河,南瀕黃池河,西隔青山河與蕪當聯圩相望,系青弋江、水陽江水系下游第一大圩,也是皖南第一大圩。大公圩堤防長78.2千米,圩區面積363平方千米、耕地2.08萬公頃,人口25萬。地處亞熱帶北部,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溫和濕潤、雨量充足。全圩轄六鎮:黃池、烏溪、石橋、塘南、大隴、護河。

大公圩古名官圩和大官圩,又稱十字圩,抗日戰爭勝利後改稱大公圩。該圩昉於三國吳赤烏年間,續築於吳永安三年(260)。此為墾殖之嚆矢。晉唐兩朝,屯墾得到發展。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大水,諸圩盡沒,後進行聯圩,始稱官圩,成為皖南首圩。

歷史

明代末葉,大官圩屢遭潰決。萬曆年間大行修築,作中心埂(青山街至黃池鎮)長四千弓(約7公里)為西岸,建立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岸計29圩,實行“分土分夫”、“自埂自築”的歲修制度,中心埂和四岸為公修定製。清代初年,改總修為小修,堤防平險分為標工、次凶工、凶工和要工(又稱極凶工)。東埂十里“要工”駁石磡,外築品字墩和擋浪堤。清代末葉,大官圩西岸中心埂失事多次。西南岸福定、柘林、饒家、韋家和洪潭圩(簡稱南五圩),西北岸保興、塘下、山南、周城和城子圩(北五小圩),計田4.3萬畝,系官圩“肘腋險圩”。民國年間,當局“放墾官荒”,民間墾田公司於民國18年(1929)墾田1.6萬畝。民國20年大水,官圩陸沉數月,餓殍遍野。在重建家園時,將“南五圩”及新墾圩併入官圩。抗戰時期,圩務廢弛,堤防失修,呈千瘡百孔之狀。1949年7月11日,江河水位陡漲,暴雨數日,大公圩在白土橋段潰口,經搶護中心埂,保住西岸7萬餘畝有收。

建國後,人民政府把大公圩作為“確保”之列,有計畫地進行綜合治理。在國家的支持下,1950年春,省派來專業隊施工,開挖東山渠長6.3公里,挖土石方12萬立方米,將青山東側山水撇入姑溪河。從此感義圩和北五小圩併入全圩版圖。1951年縣組織受益勞力開挖西山渠3.25公里,做土方8.2萬立方米,將青山西側山水撇入青山河。白土山位於兩渠之間,1966年挖通東渠段長1.36公里,1970年挖通西渠段0.75公里,共做土石方10.5萬立方米,從此山水全部撇入外河,大公圩四面環堤,總面積達363平方公里。

50年代,防洪標準按超1931年型洪水1米培修(後以超1954年型洪水1米)內外坡1∶2.5~1∶3,險工段重點加固。在三年困難時期,因“左”的思想干擾,管理機構撤銷,堤防遭到破壞。“文化大革命”前期,堤防歲修基本停頓。1969年大水,堤防滲漏、塌坡80多處,幸有領導、老農和水利人員“會診”,採取填塘固基、抽溝導滲和打罩包等措施,使險情得到控制。又在汛期將險工做出標誌,汛後決定以險堤險閘為主攻方向。將險堤衛星塘、大方塘等處,填塘固基後挑成1∶5平坡。將險閘烏溪閘、雙禾涵、大汪村閘等,接長加固或拆堵。後經1973、1974、1976、1977年相繼大水,抗洪搶險任務仍很艱巨,加之沿堤溝港既多又深,因滲漏隨時可能引發大塌坡,甚至猝然下挫潰堤。大公圩指揮部領導深以為慮,發動社隊幹部廣泛討論,一致認為要打除險殲滅戰。並決定採取“按畝負擔,按勞出勤,超方給資,欠方付款,保證兌現”辦法,堅持填塘固基,加大堤身斷面,按設計挑足土方,達到標準。

除險殲滅戰又稱三次大會戰。第一次稱西埂會戰,全圩出動3萬多勞力,1978年一個春修完工。起自青山街,迄於三里埂,全長23.5公里。從清除堤身障礙物入手,填塘平溝為重點,按統一放樣培修,做土方100萬立方米,第二次稱北埂會戰,1979年冬修動工,1980年春修完工,2萬多勞力奮戰在燕窩村至大花津全長12公里的堤段上。該段瀕臨姑溪河,疏河與修堤結合,完成土方80萬立方米;第三次稱東埂和南埂會戰,1983年冬修至1985年春修,歷時兩個冬春。起自大花津,迄於張村灣,全長41公里。採取一次劃段到鄉,分年實施,按時完成土方254.3萬立方米。這次會戰達到規劃要求:圩堤高程14.5米,坡度1∶3~1∶5,堤頂寬10米左右。整修堤長76.5公里,占堤長78公里的98%,共做土方434.3萬立方米。

塊石護坡始於1950年,在東埂和北埂(白土橋)護坡長353.5米。1951~1959年又在東埂護坡長6.59公里,使十里“凶工”變為石堤。70年代中期,縣委提出大公圩要建成“銅牆鐵壁”。全圩幹部、民眾本著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堤管部門的組織下,堅持自采塊石4萬多立方米,分別護砌在葛家渡、護河糧站、三角庵、陳公渡等處。80年代全圩護坡長16.56公里。西埂塌坡段拋石始於1952年,70年代以來,又在姑山、長溝梢、龍潭灣、中渡、籍家灣、小星、三里埂、張拐等處共拋石7.2萬立方米。

1955年興建楊灣閘後,老涵閘逐漸淘汰,現沿堤涵閘12座,其中鋼筋混凝土結構11座。1958年建機械提水站,60年代發展電力排灌,經過合理布點和設備更新,全圩外排站提水流量達81.05秒立方米。

現堤防防洪標準已超1954年型水位1.5米左右,排澇標準達7年一遇。

大公圩的傳說:

多少年來,大公圩地區一直流傳著與明朝都城有關的各種傳說。如:“大公圩有幾道陡門,南京城就有多少道城門”、如“大公圩建都選址樣土中滲草木灰"、如“劉伯溫數山頭選都址”,如“塘泥濺龍身、血洗邰朱村"、如“端午節門頭插菖蒲和艾草避邪的風俗"等等,要想知道這些說法的詳實情況,還得從朱元璋渡江至當塗說起。

公元1355年,朱元璋渡江至當塗,在當塗名士陶安的建議下力取集慶路(金陵)。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慶路,改稱應天府。再經過12年的艱苦奮戰,他終於打垮長江中下游的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於公元1368年正月稱帝,為洪武元年,國號大明,以應天府為南京。直至洪武二年九月,他才召集群臣商議都城之事。朱元璋最想在其老家臨濠定都,當時劉伯溫已經看出朱元璋是坐定江山以後必殺功臣的過河拆橋之人,他不想讓朱家王朝長久興盛,極力勸說朱元璋放棄定都鳳陽的計畫,改南京為京師,作為都城。

南京雖是六朝古都,但都是沒有超過60年的短命王朝,因為南京是一個燕子窩形狀,成不了大器,朝代不會長久。朱元璋從定都南京的第一天起,心裡就不踏實,更有一個心病困擾著他。明皇城大內為填燕雀湖而成,地勢下沉,朱元璋認為這破壞了風水,對子孫後代不利,覺得南京非大明的萬年帝都。所以,他一直想著遷都。遷都往何處?有謀臣獻策:南京以南200里處的大公圩,西靠青山為龍居,正北有南朝第一帝劉裕重挫盧循的聖地護駕墩,四周更有八十八座山峰環繞,正合皇上生日重八,不但是龍興之地,而且會長久興盛,可建都城。

洪武三年三月(公元1370),朱元璋派劉伯溫前去大公圩考察地形,劉伯溫領命後,登上大公圩北面的最高山峰,細數大公圩四周林立的山峰,卻故意不數自己腳下的山峰,數來數去,只有八十七座山峰。劉伯溫回南京向朱元璋匯復命說大公圩四周只有八十七座山頭,與皇上生日不合,非龍興之地。想不到朱元璋退而求其次,執意要在大公圩修建都城。劉伯溫又使一計,說大公圩周圍環水,若建都城需粘性土質方可。四月,朱元璋又派大臣前往大公圩考察,取些土樣帶回。劉伯溫則提前派人到大公圩悄悄放出風聲,說大公圩若建都城,所有鄉民將失去土地並無法生存。當地鄉民恐失去土地,冒死在樣土之中添加了草木灰。劉伯溫以大公圩土質過於鬆軟無法修建城牆為由,再次反對在大公圩修建都城。

劉伯溫在建都、遷都的事情上,每次都與朱元璋意見不一致,朱元璋心中己有不快,但又不便說出。朱元璋決定親自到大公圩進行考察,看大公圩到底是否適宜修建都城。

五月初三,朱元璋自帶五十內廷親兵從南京乘官船出發,初四至大公圩護駕墩碼頭。朱元璋命眾人在船上待命,自己僅帶一位將士著便裝從護駕墩碼頭上岸微服私訪。朱元璋漫步在繁華古鎮的石板路上,眼裡看到的簡直就是一幅江南的清明上河圖,心情非常愉快。主僕二人出了東關口,過了護駕墩橋,放眼東望,河水波光粼粼,楊柳夾岸青青。朱元璋邊走邊欣賞護駕墩的水鄉風光,不知不覺已經東出古鎮兩里開外。經過一個村莊,村莊前面的河面更加開闊,有四五鄉民立木船之上在河中打撈塘泥。朱元璋手搖摺扇沿河堤而行,興致漸濃,他正準備與船上撈泥的鄉民打招呼,不料從船上扔來一坨塘泥,濺得岸上主僕二人滿身是泥。朱元璋的興致立馬蕩然無存,因是微服私訪不能暴露身份,只得悻悻而歸。回來路過村口一戶門前,戶里一對老人看到主僕二人全身是泥,滿頭是汗,就邀二人坐在門前柳樹下休息,並贈每人一碗茶解渴。老人又讓二人脫下外套幫其浣洗,時值晌午,日頭正烈,不一刻衣服就涼幹了。喝茶休息時,看見老人門前堆放了一些從田埂和水邊收割的柴草,朱元璋告訴兩位老人,自己是做生意的,見多識廣,說門前柴草中的菖蒲和艾草有避邪的作用,端午節前插在門頭上可避邪保平安,並反覆叮囑老人,明天就是端午節了,今天晚上一定要在門頭上插好。朱元璋走後,老人就在自家門頭上插上了菖蒲和艾草,隔壁的一戶人家也學著老人在門頭上插了菖蒲和艾草。當天夜裡,五十個蒙面人悄悄潛進村莊,挨家挨戶進行屠殺。第二天早上,只有門頭上插了菖蒲和艾草的兩戶人家開了門,且全家人口平安。這兩戶一家姓邰,一家姓朱,這次劫難之後,這個村就改名為“邰朱村",並一直沿用至今。此所謂“先有護駕墩,後有邰朱村。"端午節門頭插菖蒲和艾草避邪保平安的習俗也從此在大公圩和江南地區傳開和保留至今。

再說朱元璋來大公圩的目的是考察地形是否適合建都城,哪知節外生枝,考察不成反遭當地人大不敬,甚是惱怒。他回到南京後,從此不再提遷都大公圩之事。殊不知這仍是劉伯溫使的計。五月初三那天,劉伯溫在朱元璋乘船去大公圩的同時,就派人快馬加鞭從陸上於當天趕到大公圩散布訊息,說皇上又派人明天到大公圩私訪考察地形,並說要想不在大公圩建都城,鄉民們必須對私訪者捉弄一番,私訪者必定向皇上匯報大公圩的壞話,只有這樣,大公圩才不會被定為都城。所以才會出現“塘泥濺龍身,血洗邰朱村”的悲劇。

洪武四年(公元1371),因遷都分歧和其他原因,朱元璋罷去劉伯溫所有官職,賜告老還鄉。此後20年間,朱元璋仍有遷都之意。後來,御史鬍子祺又推薦以西安為都,認為“舉天下莫關中若也”。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朱元璋特派太子朱標去三秦視察,考察長安是否適合作為都城。然而,朱標到了長安發現時過境遷,關中地區已非漢唐時代之關中,長安過於偏西,遠離富庶的經濟中心,漕運艱難,長安只有戰略優勢,卻無經濟優勢。朱元璋只好打消了定都長安的計畫。

從此以後,朱元璋徹底斷了遷都的念頭,但是南京風水問題仍困撓著他。於是他請當時最有名的風水大師廖均卿想辦法改化南京的風水,廖均卿經過占卜,告訴朱元璋,若要大明王朝長久興盛,必須做到兩點:一是南京城的城門數和方位要與大公圩的陡門數和方位相同。二是只要大公圩不破,則大明江山不敗。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朱元璋參照大公圩十三座陡門數和方位對南京城的城門進行了重新整修。直到現在,大公圩人人皆知“大公圩有幾道陡門,南京城就有多少道城門"的說法。同年,朱元璋徵調民夫35.9萬人、石匠4900餘人,對固城湖東的胥溪河道進行疏浚13.3公里,並在胥溪河上游修建東壩,以石閘啟閉,既利通航,又可節制水流。次年,又徵調民夫近萬人,從石臼湖東北岸開鑿胭脂河,貫連秦淮河。從此,水陽江水系之水經固城湖和石臼河後三處分流,東由胥溪河經太湖入東海,東北由胭脂河經秦淮河入長江,西由丹陽湖經姑溪河入長江。朱元璋在改化大明江山風水的過程中,卻無意中修建了堪與都江堰媲美的水陽江水系水利工程,使水陽江下游諸圩永絕洪澇之害。大公圩也由此進入歷史發展的鼎盛時期。

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正月,明成祖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南京為陪都。死鬼朱棣遷都北京後,明王朝不再重視水陽江水系治理,胥溪河、胭脂河河床又漸漸被淤塞,導致下江(太湖流域)洪災時有發生。明太祖朱元璋大浚胥溪河兩個甲子後的正德七年(公元1512),早已忘記了祖訓的明王朝,以絕蘇錫常地區水患為由,將胥溪河上的東壩築高三丈,至此水陽江水系不復東流,汛期山洪只能全由丹陽湖經大公圩北岸的姑溪河流入長江。每到汛期,固城湖下游石臼湖、丹陽湖、姑溪河水位陡漲,大公圩因此水患不斷,圩堤屢遭潰決,經濟和文化長久衰退。

東壩的抬高,徹底切斷了水陽江至太湖的水系,也切斷了明王朝的龍脈。大明王朝氣運也隨著大公圩的屢次潰破而逐漸衰退。公元1644年,明王朝滅亡,正應了風水大師廖均卿當初的預言:“官圩始破時,大明過半世。”

大公圩風光

大公圩的初始——古丹陽湖的圍墾。大公圩的前身是古丹陽湖。古丹陽湖區域涵蓋今天的丹陽、石臼、固城、南漪四湖,以及沿湖圩區,約3000平方公里。大公圩位於古丹陽湖的西北部,位於黃池和大青山之間。
在三國時期,東吳在古丹陽湖屯兵墾殖,拉開了大公圩的圈墾序幕,這也是大公圩最早的“官圩”背景。
歷史上,從西晉年至宋代,北方戰亂,有過三次移民南遷。北方移民來到當塗,將目光投向古丹陽湖,開闢圩田。大公圩因此也從西晉到兩宋不斷擴展。
大公圩的繁榮——“風流國是太平州”。因圍湖而成的大公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糧食產量高,早有“圩田收,食三秋”的民諺。大量的圩田解決了百姓的生計,同時增加了官府稅賦收入。唐宋以後,大公圩的開發已從早期的軍事需要,過渡到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官方和民間的推動下,兩宋時大公圩迅速發展,在明清日趨完善。詩人楊萬里來到大公圩,目睹浩瀚無垠的圩田,做詩讚美:“夾路垂楊一千里,風流國是太平州。”

古橋涵

古橋涵 古橋涵
繁榮富裕的大公圩,同時也是重要交通要道。我們知道,古時的河流湖泊承載著主要交通功能,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高速公路。大公圩四面環水,有水陽江、青弋江、姑溪河等河流環繞,具有連線金陵、宣州、徽州、兩浙的獨特區位,是重要的交通樞紐,當年就有古官道經由大公圩。車水馬龍的大公圩造就了黃池、烏溪、青山街和護駕敦等古碼頭和古集鎮,圩內也興起了馬家橋、藏皇閣、華亭街等古街市。
千百年來,大公圩的漁樵耕讀也孕育出獨有的民俗風情和農耕文明。獨具特色的民俗就有:“七巧水燈”、“接三姑娘”、劃龍船、民歌和玩燈等,這些特色民俗一直傳承至今。
大公圩的創舉——聯圩。大範圍圍墾以及泥沙淤積,使湖床、河床日益增高,大公圩區域在宋代之後,水患明顯增多。智慧的大公圩民眾率先對傳統的築圩方式進行革新,創造了“聯圩”的築圩方式。聯圩也就是通過築外圍大堤,將眾多小圩聯並起來,縮短防洪堤線。聯圩後,大公圩正式稱作“大官圩”、“官圩”。
聯圩收到了非常好的防洪效果,此後聯圩技術不斷普及。在聯圩基礎上發展的圩田規模宏大,圩堤、涵閘、陡門、溝渠配套完備,構造合理,而且形成了一套科學的管理和養護方法。聯圩是江南圩田發展成熟標誌,也是築圩史上的一大創舉。
明末,朝廷為抵禦太湖流域的洪災,將高淳東壩增高三丈,阻斷了水陽江水系和太湖水系的連通。固城、丹陽、石臼三湖之水不復東流,姑溪河、青弋江改向,向西流入長江,從此也出現今天我們看到的,“一江春水向西流”的獨特景象。
大公圩外圍水位因此陡漲,洪災頻頻。從明末一直到民國,儘管官民同修,大公圩屢遭潰決。抗戰時期,圩務廢弛,堤防失修,呈千瘡百孔之狀。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把大公圩作為“確保”之列,有計畫地進行綜合治理,大公圩四面環堤,圩堤周長達78.2公里。
大公圩人文和自然價值。作為水利工程的大公圩,不僅規模巨大,而且設計水平較高,歷經千餘年仍煥發著生命力;同時她的價值又超出水利工程,富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是十分難得的“活文物”。
同樣作為人類文化遺產,大公圩與長城比較:長城僅具有防禦外侵的軍事用途,明代以後的長城更多地作為一道景觀,而大公圩時至今日,依然發揮重要效用。
與都江堰比較: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組織的“地方工程”,大公圩作為“官圩”,乃是朝廷組織增修的“國家工程”;大公圩陡門所蘊含的水利科學價值,不遜色於都江堰魚嘴。
與荷蘭的貝姆斯特圩田比較:大公圩的歷史要比其長1300年,其豐富的人文內涵,更是貝姆斯特圩田不可比擬的。而貝姆斯特圩田在1999年已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當前,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太湖流域完整的圩田已不見蹤影,皖江流域的圩田也正在消失當中,依然保持完整的古圩大公圩實屬難得。
大公圩積澱了豐富的人文內涵,同時還具有優美的水鄉風情和田園風光。

現代發展

核心提示

今年以來,當塗縣委、縣政府把美好鄉村建設作為主戰略強力推進、高效實施,集中精力、財力和物力建設環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線。其中,在沿線重點打造的產業支撐型、小鎮塑造型、整村推進型、舊村整治型、旅遊導向型和園區帶動型等宜居、宜業、宜游的村莊建設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並在全省推廣。該縣先後接待全省乃至全國各地100多批考察團參觀學習,促進了鄉村旅遊、增加了農民收入。
2013年該縣美好鄉村建設將又有大手筆,在完善提升“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區”建設的基礎上,開發建設“大公圩水鄉旅遊風景區”,將大公圩打造成“大周莊”,做足做活山、水兩篇文章。
專家建議:大公圩在我國建築史和水利史上有較高地位,堪與都江堰相媲美,有條件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11月16日,獲“中國人才學研究突出貢獻獎”的河海大學趙永樂教授一行來到當塗縣考察大公圩水系及水利工程。趙永樂一行先後考察了護河鎮護駕墩、大隴鄉李村涵和大隴口、塘南鎮晉家涵、塘南鎮與烏溪鎮交界處籍家陡門、烏溪鎮陡門、烏溪鎮王潭村、烏溪大港等地。教授們對大公圩悠久的歷史、發達的水系、連片的圩田、豐富的民俗和保存完好的古鎮、老街、陡門涵閘及碼頭給予了高度評價,一致認為,大公圩在我國建築史和水利史上有較高地位,堪與都江堰相媲美。
考察中,河海大學教授們建議,一要把大公圩保護與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結合起來。要進一步加強對大公圩的系統保護,申請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力爭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二要把大公圩水系整治與水利建設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當塗被列為全國中小河流治理試點縣契機,加強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和橋閘等工程建設,實現“南北貫通、東西連通”。三要把大公圩水鄉旅遊開發與美好鄉村建設結合起來。重點打造10公里烏溪大港,開發建設獨特的江南水鄉休閒旅遊度假區。同時,籌備舉辦“大公圩圩田文化”研討會,規劃建設“江南圩田文化展示館”,開闢“江南圩田風光”旅遊等。
11月15日,出版有《清代皖江圩區社會經濟透視》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人文學院歷史文化系講師趙崔莉致信副縣長戴修明,信中建議:能否打造一個“皖江古圩水鄉風情畫廊”。很想寫有關當塗官圩的著作,讓更多人了解當塗,也為申遺造勢。
12月1日,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副院長董衛,澳大利亞籍訪問學者環境生態學教授皮特先生,博士李賀一行在副縣長戴修明的陪同下,赴大公圩現場踏勘,專家們對大公圩的演變和發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認為,大公圩是江南社會治水史上的寶貴遺產,其形成之久,範圍之大,生態之美,為國內圩田絕無僅有。縣長楊善斌在會見專家一行時表示,要將大公圩打造成“大周莊”。

規劃思路

圩田風光、美麗水鄉

從當塗縣美好鄉村建設辦公室了解到,圍繞將大公圩打造成“大周莊”這一目標,該縣相關部門已初步擬出了規劃思路。規劃主題:圩田風光、美麗水鄉。規劃理念:充分利用大公圩特有的水系、村莊、圩田、民俗四大元素,按照圩田是村莊的舞台、水系是村莊的靈魂、民俗是村莊的內涵的理念,體現人水和諧。該縣將邀請國內頂級規劃設計單位,對大公圩旅遊風景區開發進行整體規劃設計。規劃方案包括將大公圩設計為一個風景區和若干個景點。以景點建設連線成片,帶動大公圩各鄉鎮的發展。
2013年重點將10公里長烏溪大港(塘南境內長3公里、烏溪境內長7公里)作為起步區進行開發建設。烏溪大港全長10公里,北起塘南新衛村,南至烏溪集鎮。起步區一期重點開發建設烏溪南廣村新壩到烏溪集鎮7公里段。該段水面最寬處約350米,最窄處約150米,水域面積2000餘畝,水質清澈,農田水網連通密布,兩岸灘涂水田達2500畝,湖中大小灘涂數十個,最大達50餘畝,兩岸農戶876戶。整條大港上從北向南共有新壩、河塘壩、張村壩、水心寺路、跨港路等5條壩埂通道。
建設“烏溪大港江南水鄉度假區”。水利基本建設工程:結合中小河流綜合治理試點縣項目,實施大港水利清淤工程,恢復烏溪陡門,將5條壩埂通道改造成為集特色橋樑、涵閘陡門、觀光通道為一體的水利風景區。水鄉旅遊觀光景觀工程:在烏溪新壩和靠烏溪集鎮的跨港路附近分別建造碼頭,購置遊船,開展大港水鄉觀光游。將大港兩岸村莊民居點改造成歐洲風情、江南水鄉等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利用兩岸灘涂,開發建設生態綠化觀光帶,選擇河中部分灘涂建造亭台樓閣等休閒點。旅遊服務設施創建工程:大港兩岸高標準高起點創建農家樂和鄉村客棧,使之形成集垂釣、休閒、觀光、農活體驗、住宿為一體的示範化服務景點。
建設“烏溪水鄉古鎮旅遊區”。大力開發建設烏溪水鄉古鎮,按簡約徽派進行改造,陡門至大港150米兩側恢復古建築,拆除陡門水系通道上方的建築物,展示古水系,供遊客觀賞。充分挖掘烏溪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開發江南水鄉農耕文化,龍舟文化,烏溪“八怪”文化、“點水燈”文化、“蟹”文化等節事娛樂活動。
建設“現代農業生態休閒景觀區”。充分利用烏溪港東蟹苗產業基地、港西特色畜禽養殖和園藝產業基地、南圩長鋼現代農業園資源,建設創意莊園,建成集農業體驗和特色農業展示於一體的農業休閒產業園;建設特色果園,形成以葡萄、苗木、花卉、芡實、蓮藕、西瓜、甜瓜等為特色,集生產、觀光、遊憩於一體的採摘園;建設都市菜園,通過連棟溫室和露地栽培,發展成都市人嚮往的現代綠色蔬菜基地。
建設“江南圩田文化展示館”。以動漫形式,展示古丹陽湖原貌、圍墾與變遷、古鎮、古碼頭、防汛抗旱等。讓遊客了解大公圩地區水產品古今發展歷程,認識魚蝦蟹繁衍規律,近距離感受水產品品種。並植入歷史人物、科學專著、故事與傳說、風俗民情、農耕文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