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嚴陵中學](/img/6/f12/nBnauM3X2UjM2MDO1cjNyIjNzITM3IjMyUzMwADMwAzMxAzL3Y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圖)嚴陵中學](/img/2/7a6/nBnauM3X4QjNxEzM0cjNyIjNzITM3IjMyUzMwADMwAzMxAzL3Y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圖)嚴陵中學](/img/6/396/nBnauM3X2AzMykTN4YjNyIjNzITM3IjMyUzMwADMwAzMxAzL2Y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圖)嚴陵中學](/img/2/27d/nBnauM3XyUDM2gjN2YjNyIjNzITM3IjMyUzMwADMwAzMxAzL2Y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基本情況
四川省威遠縣嚴陵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屬高完中建制的縣直屬學校,位於嚴陵鎮魏家山上,占地面積24000平方米,校園建築面積9652平方米,綠化面積6503平方米。現有教職工202人,男職工95人,女職工107人,其中高級教師51人,中級教師77,初級教師43人,職員12人,工人11人。學校現有44個教學班,三千餘名學生。
學校設有行政辦公室、政教處、教務處、教科室、總務處、工會和團委會7個部門。
校訓:礪志,尚美,博學,創新。
校風:求是,民主,文明,和諧。
教風:敬業,嚴謹,務實,奉獻。
學風:立志成才,全面發展。
班風:向學,向上,向善,向榮。
主題:安全,穩定,素質,發展
領導作風:民主團結,公正廉潔 。
辦學目標:創最佳質量,建一流名校;當知名教師,做優秀學生。
辦學思路:質量立校,科研興校;依法治校,民主辦校;科學管校,艱苦創校,特色強校。
![(圖)嚴陵中學](/img/8/3ae/nBnauM3X2QDO3cjNwcjNyIjNzITM3IjMyUzMwADMwAzMxAzL3Y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主要榮譽
國家級:全國教育發展“十五”計畫重點科研課題實驗基地、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科研單位。
省 級: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省先進職工之家、省教育系統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省國防知識競賽先進學校、省第十屆少年百科知識競賽優秀集體獎、檔案工作達省三級標準。
市 級:首批示範國中、最佳文明單位、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優秀學校、校風示範校、首批依法治校示範學校、語言文字示範學校、政治思想工作先進集體、先進黨組織、綠化先進單位、園林式單位、衛生先進單位、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我、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集體、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普法教育先進單位、教代會工作示範學校、教育系統後勤工作先進集體、對口支援阿壩州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縣 級:首批和諧學校、示範學校、素質教育先進學校、先進黨支部、“創先爭優”活動先進黨組織、教育系統唯一的“黨員教育活動示範點”、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紅旗團委、連續四年包攬縣德、智、體衛、科技和教育目標考核六個單項一等獎等。
![(圖)嚴陵中學](/img/0/38a/nBnauM3X3MTN4EzNycjNyIjNzITM3IjMyUzMwADMwAzMxAzL3Y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學校承擔的主要課題
國家級
——《“三結合”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研究》(2004年10月已經結題)
![(圖)嚴陵中學](/img/6/5b5/nBnauM3XyQDM5QDNxgjNyIjNzITM3IjMyUzMwADMwAzMxAzL4Y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創建和諧校園促進教師發展的研究》
——《中華傳統文化對青少年道德影響研究》
![(圖)嚴陵中學](/img/d/755/nBnauM3XzQTM0ATO5cjNyIjNzITM3IjMyUzMwADMwAzMxAzL3Y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市級
——《國中生課堂提問試驗研究》(2003年10月已經結題)
——《班主任對國中生心理問題疏導方法研究》
嚴陵中學賦
作者 周家良
經世紀之風雨,歷百年之滄桑(1)。壯哉嚴中!臨清溪(2)之長流,踞(3)城北之高岡。朝迎青龍(4)頷首(5),夜觀婆城(6)流光。遠眺白塔(7)展雄姿,近睹古城著新裝。美哉嚴中!樓台層疊,進校門而步步登高;路徑悠長,拾梯級而天天向上。樟榕參天翳(8)烈日,花草葳蕤(9)溢清香。操場廣大,任健兒以馳騁;畫廊(10)綿延(11),憑學子以徜徉(12)。敬哉嚴中!辟一方沃土,育數輩棟樑。與時代俱進,創教育輝煌。欣群才之來萃(13),集學界之精良。嘔心瀝血,為使百花綻玓瓅(14);礪志創新,敢教駑馬(15)馳驌驦(16)。灑墨為霖(17),潤育萬棵幼樹成偉材;揮毫作霓(18),平送千朵彩雲過大洋(19)。強校顯特色,治學有奇方。桃李(20)滿天下,蘭蕙(21)遍蜀鄉。教學長居魁首,科研當仁不讓。起於縣市示範,敢為神州標榜。甚矣!美矣!英名遠揚。借東來之紫氣(22)兮,願乎嚴中以永昌;聚眾心為一意兮,成乎共同之理想;御(23)科技之利器兮,永葆(24)名校而未央(25)。
注釋:(1)[滄桑]滄海變為桑田,比喻變化巨大。(2)[清溪]:清溪河,又名威遠河,繞威遠縣城而過。(3)[踞ju]:坐落。(4)[青龍]:指青龍山,立於威遠縣城之東的清溪河岸。(5)[頷han首]:點頭。(6)[婆城]:威遠縣城的俗稱。(7)[白塔]:威遠白塔,建於明嘉靖12年(1533年),至今仍巍巍然屹立於縣城東南之山丘上。(8)[翳yi]:遮蔽。(9)[葳蕤weirui]:茂盛。(10)[畫廊]:指校園內以中外風景名勝、文物古蹟、名畫名言為主要內容的長廊式的文化櫥窗和壁畫。(11)[綿延]:連續不斷。(12)[徜徉changyang]:閒遊,這裡指來回地觀賞。(13)[萃cui]:聚集。(14)[玓瓅dili]:珠光,出自於司馬遷《史記》“明月珠子,玓瓅江靡”。(15)[駑nu馬]:劣馬。(16)[驌驦sushuang]:駿馬。《晉書•郭璞傳》有“昆吾挺鋒,驌驦軒髦”的句子。(17)[霖lin]:甘霖,即及時雨。(18)[霓ni]:虹。(19)[平送千朵彩雲過大洋]:自信能繼續培養並輸送眾多的優秀學生到國外留學深造。平,自然地。彩雲,喻優秀學生。(20)[桃李]:比喻所教的學生。(21)[蘭蕙hui]: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二句中以蘭蕙這類香草比喻賢才。(22)[紫氣]:祥瑞的光氣,從《晉書•張華傳》“初,吳之未滅也,鬥牛之間常有紫氣”可見。(23)[御yu]:駕馭,這裡指掌握。(24)[葆bao]:保持。(25)[未央]:未盡,未衰敗。楊炯《幽蘭賦》有“度清夜之未央,酌蘭英以奉君”;白居易《長恨歌》有“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前者意為未盡,後者意為未衰。
威遠縣嚴陵中學校歌
嚴 中 之 歌
作者:周家良
汲取著知識的瓊漿,
沐浴著溫馨的陽光。
清溪流水滋養了我們的美德,
白塔凌空展示了我們的風尚。
優秀的學校優秀的人啊,
嚴中哺育我茁壯成長!
胸懷著遠大的理想,
肩負著祖國的希望。
萬馬奔騰釋放了我們的情懷,
鴻雁高飛抒寫了我們的志向。
自豪的學校自豪的人啊,
嚴中激勵我揚帆遠航!
(2005年6月24日)
組織機構沿革
![(圖)校大門](/img/c/6af/nBnauM3XwgjM1gTNyYjNyIjNzITM3IjMyUzMwADMwAzMxAzL2Y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四川省威遠縣嚴陵中學,曾用名:嚴陵鎮第一國小(簡稱嚴一小);威遠縣嚴陵中學(簡稱嚴陵中學、嚴中)。她的前身是威遠縣城區國小,在縣城西門外。1956年擴建,把高級班遷往城外魏家山新修校舍,就是現在學校坐落之地。
1957年8月,該校在魏家山正式命名為“嚴陵鎮第一國小”。隸屬威遠縣第25學區。
1968年,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命名為“紅衛一國小校革命委員會”。撤銷原校長主任編制。1968年秋,學校開始招收兩年制戴帽國中班。
1969—1976年,國中班和嚴一小合建為一個黨支部,名稱為:“中共威遠縣嚴一小支部委員會”。1969年,學校建立教職工團支部。學校廢除班級制,改為連隊制,以一個年級為一個連,一個學習班為一個排,連、排長都由學生擔任,指導員由教師擔任,行使班主任權力。
1971年9月12日,中共威遠縣革命委員會核心小組研究同意羅懷森同志為中共嚴陵鎮第一支部書記。學校從此成立黨支部。
1973年,學校成立工會
1976年,學校建立團總支部,命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威遠縣嚴陵中學部支委員會”
1977年,學校被內江專署正式批准為中學,命名為:“威遠縣嚴陵中學”。根據四川省委《關於當前整頓教育的幾點意見》撤消“革命委員會”,恢復正、副校長和原有的領導體制,學校設正副校長,中層設教導處和總務處。
1977年批為中學後,學校建立了黨支部,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威遠縣嚴陵中學支部委員會”。
1979年秋,在“威遠縣嚴陵中學”的基礎上招收兩年制高中班。
1980年9月23日 共青團威遠縣委批准同意嚴陵中學建立“共青團威遠縣嚴陵中學委員會”。
1985年2月5日,嚴陵中學成立職工代表大會。
1985年秋 嚴陵中學開始招收職業高中班,1986年春命名為“四川省威遠縣嚴陵職業中學”,與原來的“威遠縣嚴陵中學”兩塊牌子並存。這時嚴陵中學已辦成了一套人馬的普通中學與職業中學並存的學校。
1986年6月,經四川省正式批准為高完中學校,命名為:“四川省威遠縣嚴陵中學”;隨後,嚴陵中學黨支部更名為:“中共威遠縣嚴陵中學支部委員會”沿用至今。
1987年上學期,嚴陵中學按照內江市中學建制的要求增設了行政辦公室,同時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體衛工作領導小組”和“財經審計小組”。
1989年,縣市決定將“四川省威遠縣嚴陵職業中學”交縣職業中學(原奉龍中學)辦,原奉龍中學高中班併入嚴陵中學就讀。
1989年8月,嚴陵中學建立保衛科。
1990年9月,嚴陵中學建立政教處。
1992年,根據省市教委安排,嚴陵中學停招高中班,威中停招國中班,兩所學校分別脫帽、脫靴,其校名和級別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