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裕棠

嚴裕棠(1880~1958年)號光藻。原籍江蘇吳縣,滬西嚴家宅人。19歲進英商老公茂洋行當學徒,繼任洋行主皮文斯私人助理,後進公興鐵廠當跑街、副經理。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楊樹浦太和街與人合辦小作坊,取名大隆鐵工廠,從事紡織機器修理。光緒三十二年獨營大隆,並承制上海英商等自來水廠水管閘門凡而,仿製農業機械。民國元年~3年(1912~1914年)改以修配紡織機件為主,代制美商恆豐洋行紡織機、麵粉機的傳動裝置,遷廠於平涼路。民國37年,嚴裕棠遷居香港,嗣後僑居巴西。1958年9月在台灣定居,10月18日病逝於台北。

基本信息

簡介

嚴裕棠 嚴裕棠

嚴裕棠(1880~1958年)

嚴裕棠,號光藻。原籍江蘇吳縣,滬西嚴家宅人。19歲進英商老公茂洋行當學徒,繼任洋行主皮文斯私人助理,後進公興鐵廠當跑街、副經理。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楊樹浦太和街與人合辦小作坊,取名大隆鐵工廠,從事紡織機器修理。光緒三十二年獨營大隆,並承制上海英商等自來水廠水管閘門凡而,仿製農業機械。民國元年~3年(1912~1914年)改以修配紡織機件為主,代制美商恆豐洋行紡織機、麵粉機的傳動裝置,遷廠於平涼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隆機修業務興旺。繼建廠房於大連灣路,由子慶祥任廠長。工人300多人,資本為開辦時的20倍。

民國13年在光復西路購地60餘畝(大隆機器廠現址),建造廠房,業務也由紡織機件修配向機器製造方向發展。民國15年遷入新廠時,有工作母機200餘台,職工1300人。民國14年春,合夥租辦蘇州蘇綸紗廠,建立光裕公司,總管大隆、蘇綸2廠,實施棉鐵聯營。民國19年又在蘇州建蘇綸第二廠和織布廠,同時向國外訂購全套發電設備,自辦發電廠。翌年其六子慶齡自德國學成回國,主持大隆業務,並聘請外國專家治廠,生產成套棉紡機。民國23年,收購上海隆茂紗廠,改名仁德紗廠,並投資常州民豐紗廠、戚墅堰通成毛紡廠和鄭州豫豐紗廠,成為上海、蘇南著名實業家。民國26年上海淪陷後,大隆廠被侵華日軍占用,改名大陸鐵廠。民國27年,嚴慶齡以大隆庫存器材在租界開設泰利機器廠,並投資常熟開設小型紗廠。民國36年贖回由國民黨政府接收的大陸鐵廠,復名大隆。同時合夥開辦蘇州紗廠、香港怡生紗廠。民國38年大隆、泰利等厂部分機器由其子嚴慶齡、媳吳舜文運台灣,開設裕隆鐵工廠,以及台元紡織廠,逐漸形成擁有汽車、紡織、機器、金融等業的裕隆集團,為台灣十大財團之一。

公益

嚴裕棠 嚴裕棠

嚴裕棠熱心地方公益。先後興建國小3所,免費吸收同姓及職工子弟入學,資助靜安國小和同德醫學專門學校。

舉辦上海正養中學清寒助學金和聖約翰大學教師補助金,捐款修復上海中國科學社明復圖書館。

民國12年捐賑湖北水災。

民國18年,建蘇州甘棠橋,被當地命名為“裕棠橋”,還資助彭浦董家橋、吳淞江造幣廠橋等籌建。

移居

民國37年,嚴裕棠遷居香港,嗣後僑居巴西。1958年9月在台灣定居,10月18日病逝於台北。

後代

長子:嚴慶祥

次子:嚴慶瑞

三子:嚴慶祺

四子:嚴慶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