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了哈

噶了哈

嘎拉哈(滿語:穆麟德:gachuha)是一種滿族婦女和兒童的傳統遊戲,為滿族對擲距骨遊戲的稱呼,這種遊戲明朝時北京就已流傳。

簡介

蒙古族亦有此戲,音譯為 夏嘎夏蓋沙蓋沙嘎沙阿。據研究這名字源於古代蒙古語種的“其嘎”一詞,意為“特別”或“特別好看” ,在巴林右旗的遼朝古墓就有此物。 除遊戲外還可用來占卜。

是舊時代北方(尤其東北)小女孩的玩具,是羊的膝蓋骨,共有四個面,以四個為一副,能提高人們的敏捷力。以小羊拐為上品。此外,人們還常常將羊拐塗成紅色。由於當時北京並沒有過多的牛羊肉,羊拐在女孩子們的心中便成為一筆珍貴的財富。 這種骨頭不僅在羊身上有,豬牛身上也有。也稱羊拐(羊的大小適中)將其放在平面上會有四種形狀向上,被分別叫做“殼、針、背、輪”配合口袋做遊戲。

歷史

噶了哈 噶了哈

這個名字是滿語的漢語音譯,滿文音譯是gachuha,在清代的正式漢文寫法是“背式骨”,原指獸類後腿膝蓋部位、腿骨和脛骨交接處的一塊獨立骨頭。遊戲使用豬或者羊的膝蓋骨,有時也有狍子、牛或者貓的膝蓋骨,現時也有使用合成材料製作,把骨頭蒸煮刮淨之後,或者塗上顏色 (通常為大紅),或是保持原色。狍子骨的嘎拉哈比較小而方正,好看,四面也比較平整,所以是上等的嘎拉哈,但狍子的嘎拉哈比較少,所以與狍子骨相近的羊骨更加流行。相比起來,牛骨太大,很難能一手抓四個,而貓骨太小,很難控制特定的面,所以玩牛骨和貓骨的人很少。現代有用塑膠制,就不受這些限制了。傳說金兀朮小時候師傅曾給過他任務去取熊和鹿的嘎拉哈,人們因此讓孩子玩來鼓勵他們變得勇敢。

嘎拉哈骨頭通常叫“子兒”,也稱羊拐,以四個子兒為一副。嘎拉哈一般是長方體,兩個大面,兩個長條面,還有兩頭的面比較小,形狀不規則。一般遊戲時只玩四個比較大的面。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對各個面的叫法不同,有“珍/針/支”,“輪/背/拐”,“殼/坑”,“肚”。

玩法

遊戲時需要一個皮球或者沙包(裝沙子、大米或是黃豆的六面立方形布口袋),再有一塊報紙大的堅硬、平實的場地。玩的時候只許用一隻手,如果是皮球,手把球扔起,在球落地再彈起的時間裡擺好嘎拉哈,再接住球;如果是沙包,則是在拋起沙包再接住的時間裡擺。根據抓起嘎拉哈的形狀不同,得的分數也不同,再拋起口袋,將嘎拉哈放下,同時碰地上原有的嘎拉哈,使它們的形狀變化,更容易尋找自己下次抓的對象。抓嘎拉哈的時碰動不需要抓的為壞,抓起嘎拉哈沒接到口袋為壞。玩的時候,最少可以一個人,最多可以很多人,分成兩伙兒進行對抗賽。有的一替一次輪流抓,有的只要不“壞”就連續抓下去,哪伙先抓夠一定的數哪伙就贏。比較高難的遊戲裡,也有扳很難站立的第五面、第六面的,但那大多是因為一些嘎拉哈的形狀比較特殊,或是被磨平過,才有可能站住。

值得一提的是,玩“嘎拉哈”並不叫“玩”,而是稱為chua(發第三聲),也有念成“耍”、“數”、“抓”的。

根據滿族的有關資料記載,玩嘎拉哈這種遊戲最先開始流行,是因為在正月里有規定不許姑娘們動針線,而東北的正月也不適合進行戶外活動,於是女孩子們就興起了這種在屋裡炕上就能玩的遊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