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應大學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

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原稱嘉應師專地理系,創辦於1984年5月,1985年秋季首屆招生。1988年嘉應師專與原嘉應大學合併後,統稱嘉應大學地理系。2000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改名為嘉應學院地理系,2008年,嘉應學院實行二級學院機構設定,地理系改稱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

學院介紹

嘉應大學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 嘉應大學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

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創辦初期(1985~1988年)、穩步發展時期(1988~2000年)、本科教育時期(2001年至今)三個階段。目前,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發展為擁有地理科學(師範)、地理信息系統(非師範),旅遊管理(非師範)3個本科專業,旅遊管理、物業管理2個非師範專科專業。招生範圍擴展至廣東、福建、江西、陝西、河南、雲南等10多個省份,20多年來,共培養出2000多名畢業生。

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教職工3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高級實驗師)11人,講師(實驗師)15人,助教1人;博士3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20人;在讀博士後1人,在讀博士3人、在讀碩士2人。同時,聘請了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大學6名客座教授。可以說,我院擁有一支職稱、學歷、年齡結構較為合理、發展潛力較大的年輕師資隊伍。

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設定地理科學實驗室、地理信息科學實驗室。其中,地理科學實驗室(下設自然地理實驗分室、旅遊管理實驗分室)、地理信息科學實驗室(下設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分室、遙感實驗分室、測量與製圖實驗分室)。地理信息科學實驗室是省級重點信息技術實驗室。目前,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達380多萬元,實驗室用房 2789M2。2008年,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成立旅遊發展研究中心和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

我院在梅州建立了101個教育實習基地,在廣東、福建、江西省等地建立了30多個野外實習基地和非師範專業的實習基地,滿足了實踐教學的需要。

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以“求實、創新、團結、進取”為宗旨,探索“教學、科研和生產相結合”辦學模式,以科技為地方服務,做到以教學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效果顯著。

從1990年以來,我院堅持每年舉辦“地理風情節”活動,它以“愛地理、學地理、為地理”為主題,融思想性、知識性、專業性、學術性、娛樂性、健身性為一體的學生自主組織的大型活動,鍛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營造濃郁的科技學術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專業設定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夠適應21世紀基礎教育發展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中等學校地理教師,並為今後中等學校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教育管理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本規格

1、思想政治素質: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鬥的志向和責任感;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鬥、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業務素質: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和計算機基礎知識及套用技能,達到規定的等級要求,具有初步的圖書情報資料檢索能力。

3、文化素質:具有專業以外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基礎,具有較寬厚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意識及能力。

4、身心素質:具有一定的體育、美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鍊和衛生習慣,具有高尚的審美能力,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

學科課程

主幹學科

地理學

主幹課程:地理科學導論、地球概論、地質學、地貌學學、氣象氣候、水文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地圖學、遙感概論、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理教學論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專業實驗與實習、教育見習與實習、社會調查和畢業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與實習:自然地理學實驗、地理信息系統實驗、測量地圖實驗、遙感實驗、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區域經濟地理野外實習,地理教育實習。

課程介紹

地理科學導論

主要內容:本課程用一元地理科學觀和方法論,闡述了現代地理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研究方法、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學術思想。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現代地理科學的學術地位、學術領域、社會影響和發展概貌。主要內容包括:第一部分地球系統,介紹與地理科學有關的宇宙知識,地球的運動及其地理效應,地球表層的結構、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第二部分地理空間,介紹地理空間規律,區位理論與區域理論;第三部分地理環境,介紹人地關係、經濟、文化與環境的關係等方面的理論;第四部分地理科學概述,介紹地理學發展簡史,地理科學方法論,地理科學體系,地理學方法,以及地理科學的社會文化意義等等。

地球概論

主要內容:本課程是關於地理整體的知識,以地球的天文學(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四季和五帶,曆法和時間;以及日月地關係——日月食和天文潮汐)為主,地球物理學(地理形狀、結構和物理性質)為輔。

地圖學

主要內容:本課程分上、下兩篇,上篇為測量學部分,下篇為地圖學部分。具體內容如下:

上篇 測量學:概述、水準測量、 水準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 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控制測量、碎部測量

下篇 地圖字: 概述、地圖投影、地形圖、地理圖、專題地圖、地圖集與教學地圖

自然地理學

主要內容:自然地理學的基本概念、自然地理環境的地質、地貌、氣象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六大要素,以及其發生的背景、地殼的基本特徵,相互間的作用和規律;自然地理環境六大要素的主要特徵,形成、變化過程,分類、分區方法,以及人類如何有效地利用改造自然地理環境的途徑。

人文地理學

主要內容:本課程的包括人文地理學的任務、對象及學科體系,人文地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研究範式,人文地理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人文地理學的主要分科內容

經濟地理學

主要內容: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性質與任務;經濟活動區位的影響因素,農業與工業區位理論,中心地理論,多部門企業區位,跨國公司區位,區域結構與組織,區域經濟發展,區域之間的空間組織,經濟活動全球化發展過程及影響因素,經濟活動全球化的產業分析,經濟活動全球化的區域影響,經濟地理學研究方法,經濟地理學理論新進展

中國地理

主要內容:中國的位置及行政區域、區域綜合特徵、區域演化、區域分劃、區域人口與文化、地表資源與開發、陸地礦產資源與開發、海洋資源、區域聯繫與流通、城市區域分析、區域發展等。

世界地理

主要內容:本課程以自然、經濟和人文地理學為基礎,運用它們一般原理,闡明各大洲、各大洋地理環境結構的特殊規律和綜合性,培養學生認識區域地理環境的能力。

本課程以揭示各大洲、各大洋地理環境結構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為中心內容和主要要求。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掌握如何從探討各大洲、各大洋諸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繫和大洲或大洋各區域之間的相對一致性,綜合概括認識各大洲、各大洋地理環境結構的整體性,亦即各大洲、各大洋的總體特徵;掌握如何根據區域分異規律,分析各大洲、各大洋地理環境的內部差異,認識組成整體的各個部分的不同特徵,認識區域整體性與差異性的相互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