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彩瓷

嘉慶彩瓷

嘉慶彩瓷是中國清進的一個瓷器,主要特點是比較精細,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軋道開光的。

嘉慶彩瓷

簡介

嘉慶朝的彩瓷以粉彩為主流,陳設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和法器都非常常見。

詳細信息

嘉慶早期的粉彩還有乾隆朝的特點,比較精細,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軋道開光的。“百花不露地”相當精細,個別的甚至是“金地百花”;彩地軋道開光品種的不如乾隆時的精細規整,所繪紋飾有的也顯呆滯;嘉慶粉彩瓷常見的紋飾有花卉、八寶、雲龍、羅漢、嬰戲、石榴等等,器型有瓶、洗、盤、碗、筆筒、茶壺等等,粉彩器中有部分器物的內壁和底部施豆瓣綠釉,軋道工藝粉彩器則仍然多見於各種色地,例如紅、黃、綠等等。這一時期,描金工藝的採用也是較為普遍的。

嘉慶粉彩特徵

(一)延續生產乾隆粉彩的各類產品,以色地勾蓮器皿為主。如各種色地勾蓮夔鳳紋的各式瓶、罐、壺、盤,以及黃地勾蓮白里飛蝠紋碗等。這些器物幾乎與乾隆粉彩一樣。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傳世品中,有嘉慶款粉彩瓶,其腹部有乾隆御題詩,應是乾隆為太上皇時的作品。另外乾隆時常見的小件文玩用品,如筆掭、墨床、鼻煙壺、香插、扳指、翎管、壁瓶等,仍然大量製作。在裝飾上,繼續延用乾隆時的一些工藝方法。軋道工藝就常見於嘉慶的粉彩圓器上,如各種色地軋道勾蓮列光碗,有開光山水碗,開光花卉碗,開光博古碗等,底均寫青花篆書“大清嘉慶年制”款。在琢器中也喜用纏枝“洋花”做色地裝飾,器物口沿和足邊用料彩、金彩作邊飾,腹部開光詩句也有在腹部作凸雕裝飾如凸雕龍紋瓶、凸雕人物大瓶等,這些都表現出景德鎮御窯廠在嘉慶初期延用乾隆舊制為嘉慶皇帝製作御用瓷的情況。這些與乾隆粉彩風格相同的嘉慶官窯粉彩,仔細觀察與乾隆粉彩瓷器有一定區別,胎體稍厚重,有的釉面不夠平整,色彩較凝厚,紋飾線條也比乾隆時粗,器口及底部所施松石綠釉的顏色比乾隆時稍深。

(二)嘉慶粉彩中不可埋沒的新作,主要表現在器形上。新創器形有帽筒、折沿洗、格碟、茶船、渣斗等。帽筒呈圓筒狀,筒身挖幾個不同形狀的孔作裝飾。余處繪粉彩紋飾。故宮博物院藏一件黃地粉彩雲龍帽筒高達29.7厘米。筒身有六個海棠式孔,通體黃地粉彩繪六條行龍穿於朵雲之中,繪畫也很精細,但沒有乾隆粉彩球狀鏤雕冠架精美。此種挖孔帽筒一直延用到晚清至民國,官、民窯都有生產。另外,折沿洗較為新穎,其特點是洗沿較寬,沿上有20餘個透空圓孔,沿下帶金彩環飾,洗壁比康熙時深,洗心繪粉彩花蝶或嬰戲紋飾。也是有的折沿先不帶圓孔。此物乾隆時少見。

(三)嘉慶粉彩官、民窯同時生產,重要區別在紋飾上。官窯主要以各種色地花卉、花蝶、花鳥、八吉祥、雲龍、雲鳳、夔龍、夔鳳等多種吉祥紋飾。而民窯則以白地粉彩瓷器為主,出現一些新穎的畫面以風景人物為主,如“廬山十景”、“蕭山八景”、“西湖十景”、“百子圖”、“燒窯圖”、“無雙譜”等,一些風景畫面常常附墨書詩句。“無雙譜”畫面較為有趣,即“舉世無雙的物譜”。《無雙譜》原是清代金古良撰繪的一本歷代名人圖冊,書中收錄40位歷代名人,康熙時將此畫冊中的人物作為瓷器裝飾,多畫在碗或杯的外壁。器底紅彩篆書“嘉慶年制”四字款。故宮收藏嘉慶無雙譜人物杯所繪人物有“華山陳圖南先生”、“江東孫郎”、“李青蓮”、“文丞相”、“龍門司馬遷”以及陶淵明、花木蘭、武則天等。每個歷史人物旁有墨書題記介紹人物的姓名及小傳。這種題材在嘉慶、道光的民窯粉彩瓷畫中十分流行。

(四)嘉慶粉彩瓷器的款識。官窯款識多數在器底,為紅彩或金彩或青花篆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款,字型工事,結構嚴謹。值得提出的是嘉慶民窯款識,常見一種青花篆書的“大清嘉慶年制”六字款,筆劃不齊,均用六字的半邊字組成,草率鬆散,有的還不易識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