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遺傳因素:抑鬱症患者生物學親屬患病風險比一般人群明顯增加,且血緣關係越近,患病率越高。發病與遺傳有一定關係,但是沒有證據表明抑鬱症是遺傳性疾病。
2.神經生化因素:遞質失衡假說認為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多巴胺(DA)功能活動降低可能與抑鬱發作有關。
3.神經內分泌異常:許多研究發現雙相情感障礙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HPT)、下丘腦-垂體-生長素軸(HPGH)的功能異常有關,尤其是HPA功能異常。
4.腦電生理變化:腦電波多傾向於低α頻率。
5.心理社會因素:應激性事件與抑鬱症的發生有關,尤其是和患者的性格有很大關係,患者性格多是膽怯的、安全感缺失、不自信、不自立、過度依戀依賴他人、過度在意他人、強大自我缺失等等,性格不良多與親職教育撫養方式緊密相關。
臨床表現
抑鬱發作以心境低落為主,與其處境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性症狀。某些病例的焦慮與運動性激越很明顯。抑鬱發作的表現有以下9條:
1.興趣喪失、無愉快感。
2.精力減退或疲乏感。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
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6.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
7.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慾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
9.性慾減退。
檢查
1.一般體檢及神經系統檢查
一般檢查包括觀察意識、體溫、脈搏、血壓、呼吸等,了解有無嚴重感染及嚴重軀體疾病及顱腦外傷等器質性疾病體徵。重點應做神經系統的相關檢查,注意有無腦部器質性疾病的證據。
2.精神檢查
全面的精神檢查,包括外表與行為、言談和思維、情緒狀態、感知、認知功能、自知力,動作行為等。重點是了解患者目前的精神症狀,有無典型的抑鬱症狀及相應的內心體驗。
3.輔助檢查
血常規、血生化、甲狀腺激素、腎上腺激素、性激素等激素水平等常規化驗,腦電圖、腦CT、腦MRI等輔助檢查,了解有無軀體疾病及腦部器質性病變。
4.心理測評
人格測試如汪衛東教授研發的憶溯性人格發展量表(W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量表(MMPI)和艾森克人格問卷等,症狀自評量表等。抑鬱自評量表(SDS)以及漢密爾頓抑鬱量表(HAMD)等。
診斷
依據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CCMD-3),診斷標準如下:
1.症狀標準
以心境低落為主,並至少有上述9條臨床表現的4項。
2.嚴重標準
社會功能受損,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後果。
3.病程標準
(1)符合症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持續2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狀,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診斷。若同時符合分裂症的症狀標準,在分裂症狀緩解後,滿足抑鬱發作標準至少2周。
4.排除標準
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或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抑鬱。
鑑別診斷
1.雙相障礙抑鬱發作:在雙相障礙的抑鬱期,可表現為典型抑鬱發作的臨床表現,但雙相障礙的患者隨著病情的進展會出現情緒高漲、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奔逸、語量明顯增多等典型躁狂表現,可據此除外。
2.繼發性抑鬱障礙:既往多無抑鬱障礙的發作史,有明確的器質性疾病或某些藥物或精神活性物質使用史;可出現意識障礙、遺忘綜合徵及智慧型障礙等表現;體格檢查有相應的陽性體徵、實驗室檢查有相應改變;症狀隨原發疾病病情的消長而波動,如繼發於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抑鬱發作。
治療
1.治療目標:①提高臨床治癒率,最大限度減少病殘率和自殺率;②臨床症狀儘可能治癒,但不過分追求症狀的完全消失;③恢復社會功能,提高生存質量;④預防復發。
2.藥物治療原則:足量、足療程、個體化原則、堅持服藥原則、單一用藥為主,必要時聯合用藥原則。
3.常用抗抑鬱藥
(1)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類抗抑鬱藥物):代表藥物有氟伏沙明、帕羅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氟西汀等。
(2)NE/5-HT再攝取抑制劑(SNRI類抗抑鬱藥物):代表藥物有文拉法新、度洛西汀。
(3)NE及特異性5-HT受體阻滯藥(NaSSA):代表藥物有米氮平和米安色林片。
(4)DA/NE再攝取阻斷劑 (NDRI) :代表藥物安非他酮。
(5)三環類藥物(TCA):代表藥物有阿米替林,麥普替林,多塞平,氯米帕明等。
(6)NE再攝取抑制劑(NRI):代表藥物瑞波西汀。
(7)增效劑:代表藥物奧氮平、喹硫平等。
(8)中醫藥治療:抑鬱症屬於中醫“郁證”、“郁病”,一般認為肝鬱是抑鬱症的主要病機,也有學者認為是腎虛、肺氣虛等,治療多採用疏肝理氣,健脾補腎之法治療,常用的方劑逍遙散、柴胡舒肝散等,針灸亦有療效。
4.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抑鬱障礙治療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較常用的心理治療方式有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治療、行為治療、人際心理治療、婚姻及家庭治療等,能幫助患者識別和糾正錯誤認知,改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心理適應功能,糾正患者不良人格,提高其解決問題和應對應激的能力等,可提高藥物療效,促進康復,預防復發。
5.電休克以及無抽搐電休克治療
適用於嚴重消極自殺言行、抑鬱性木僵、抗抑鬱藥治療無效的患者,電休克治療的方法是把電極放在頭的兩側顳部,通以0.1~0.3秒的小電流的直流電,刺激腦組織,起到治療作用,不會對大腦造成器質性的傷害,其治療機制尚不十分明確,一般8~12次電休克治療為一個療程,開始每周做3~5次,然後每周2~3次,再減為每周1~2次。目前多採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副作用小,患者依從性好,治療後仍需用藥物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