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倍群D[Y染色體DNA單倍群D]

單倍群D[Y染色體DNA單倍群D]
單倍群D[Y染色體DNA單倍群D]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單倍群D屬於人類Y染色體DNA單倍型類群之一,由突變M174定義,分布於東亞。

起源分布

單倍群D的遷移 單倍群D的遷移

單倍群D的先祖與單倍群C(Y-DNA)一起,構成離開非洲的第一批主要的移民潮,復旦大學的分子人類學教授李輝將單倍群d與單倍群c認為是最早來到遠東的兩個人種(俗稱棕色人種) 在日本列島和中國西部及青藏高原各個民族中都有高頻的分布。由於在印度洋安達曼群島的小安達曼的兩個尼格利陀部落中最先發現d型單倍群,也因為早期測試資料不足,因此以安達曼尼格利陀人為體質原型為其代稱Y染色體中的矮黑人基因,但更多資料顯示現僅存的尼格利陀矮黑人體質的族群單倍群並非只有D更多的為K.C.P.O,如菲律賓埃塔人,馬來西亞塞芒人,而Y染D更多分布於傳統體質劃分蒙古人種體質特徵中藏族,羌族,彝族與現代日本人中

D-M174:較早期到達東亞的人群,其分支為印度洋安達曼小安達曼群島兩個部落族,昂格人,加洛佤人都達到100%,中國四川平武縣及甘肅文縣白馬藏族中也都達到100%,而其它的中國西部民族普米族70%拉薩藏族58%康巴藏族75%納西族35%羌族50%彝族16%,在日本列島中,阿依努88%日本琉球55%,在中國華南華中的壯侗苗瑤等群體也有近10%左右

D-m174型單倍群的分支在中國的分布情況:

甘肅文縣白馬藏族100%,四川平武縣白馬藏族100%,西藏藏族50.89~70.2%,普米族70.23%,四川羌族50.63%,納西族18.3%,回族11.4%,瑤族11.27%,彝族16.3%,苗族8.6%,土家族2%,漢民族1.9%~2.1%,甘肅蘭州漢族8.62%~10.9%,四川漢族5.4%~12.7%,陝西漢族5.7%~12.5%,廣西漢族5.2%~6.3%,廣西壯族8.2%~10.3%,台灣漢族1.2%,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漢族3.1%,滿族2.9%,錫伯族2.4%,維吾爾族2.6%~4.5%,

D1a-M15:青藏高原的藏族及周邊民族最為高頻、漢族及南方部分少數民族有較低比例分布。

D1b-M55:僅分布於日本,朝鮮,和韓國,占日本平均30%以上,除日本列島高頻分布以外,在南北韓半島也有低頻分布,其中韓國南部釜山高達7.2%

D1a2-P99:青藏高原東部(康區)、白馬人及納西族等高頻。

單倍群D-M174被認為是起源於距今大約6萬年前的亞洲。雖然單倍群D-M174與單倍群E(Y-DNA)包含獨特的YAP多態性(表明它們的共同祖先),但在亞洲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沒有發現單倍群D-M174染色體。

在日本群島的居民中發現的單倍型群單倍群D-M174Y染色體分支(單倍群D-M55又名單倍群D1b)特別獨特,沿著單倍群D-M174系統發育的一個內部分支攜帶至少5個個體突變的複合體,從而將它們與在青藏高原和安達曼群島中發現的單倍群D-M174染色體清楚的分開,並提供證據表明Y染色體單倍型群D-M55是在隔離情況下在日本群島獨立演化形成。

D的內部跨度很大,很多支系已經分開四五萬年,而現代人類走出非洲也不過六七萬年,因此不建議將D對應到某個人種或某種膚色群體當中。

生理特點

安達曼人中的昂格人和加洛佤人單倍群D高達100%,他們身材矮小且皮膚偏黑,眉弓較為突出,在傳統體質人類學分類上屬尼格利陀人種,也就是俗稱的“矮黑人”。

由於安達曼矮黑人存在所以d型單倍群也有尼格利陀矮黑人基因的俗稱

但實際上混有較多d的現代藏族與現代日本人在體質上都屬於黃種人東亞類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