喑

喑,拼音:yīn,字屬於音字族。在音字族裡,音字都是聲符兼義符。音字族漢字都與“聲響”之義有關。喑的本義是“喉聲”。

基本信息

喑yīn

字從口從音。“口”意為“出聲”,“音”意為“喉聲”、“單調的聲響”(如“啊”、“嗯”、“哎”等)。“口”與“音”聯合起來表示“非語言的人聲”。本義:喉聲、嗓音。特指:小兒哭叫聲。

解釋:喑與啞不同。啞是完全不出聲,是徹底的無聲、默聲。喑是有聲,但只能簡單發出喉聲、嗓音,不能說出話來。嬰兒哭叫、成人怒喝和哽咽都是只能發聲不能說話的例子。“萬馬齊喑究可哀”中的“喑”不應理解為“無聲”、“默聲”,而因理解為馬的嘶鳴聲。“齊喑”就是一齊嘶鳴。“萬馬齊喑究可哀”是說如果全體中國人像萬馬嘶鳴那樣只發出吼聲而說不出話來,那是可悲的,因為人畢竟不是畜牲,畜牲不會說話是自然的,而能說話的人類卻被禁止說話,只能像動物那樣哼哼吼吼,那是不自然的。所以原句可以等價地改為“萬馬齊嘶究可哀”,但不可以改為“萬馬齊默究可哀”。下面的諸項解釋中有把喑解釋為“失音(mute)”,那是錯誤的。解釋為嗓子沙啞是對的,因為沙啞的嗓子還能發出一點嗓音來,只是不夠清亮而已。

喑

同本義 【cry ceaselessly】
喑,宋齊謂兒泣不止曰喑。――《說文
恚怒聲。相當於“嗯” 【anger】
徐郎見言,大怒:“喑,我教你去捉太公,主將倒來取救兵!”――《武王伐紂平話》
又如:喑啞叱吒(發怒喝叫聲);喑嗚叱(呵叱怒喝)
緘默不語 【keep silent】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又如:喑氣(不吭聲;不說話);喑畏(畏懼不敢出言)
因悲傷過度而哽咽,哭不出聲來 【chock with sobs】。如:喑嗚(悲咽);喑咽(悲傷哽

喑(1)瘖yīn

嗓子啞,不能出聲;失音 【mute】
遂稱風疾,喑不能言。――《後漢書·袁閎傳》
此譬猶瘖者而使為行人,聾者而使為樂師。――《墨子
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聾之指麾也。――《史記》
又如:喑澀(沙啞乾澀)
喑啞
yīnyǎ
【mute;silent;dumb】∶嗓子乾澀,不能說話
聾盲喑啞
【howl;roar】∶怒乎呼吼
騅兮不逝,喑啞何歸!――李白《擬恨賦
項王喑啞叱吒,千人皆廢。――《史記·淮陰侯列傳》

喑yīn ㄧㄣˉ

啞,不能說話:~啞難言。
緘默,不說話。
鄭碼:JSK,U:5591,GBK:E0B3
筆畫數:12,部首:口

方言集匯

◎粵語:jam1
◎客家話:[梅縣腔]jim1[陸豐腔]jim1[客英字典]am5jim1[台灣四縣腔]jim1jap7am1[客語拼音字彙]am4yim1[寶安腔]jim1|am1|jim5[海陸豐腔]rim1rap7am1

漢英互譯

◎喑
silent

拼音是yin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